
我个人以为应该采取时间+流量的双维资费策略,有10小时、30小时、50小时、或者包月的基本资费策略,对这些时间,分别冠以一定流量,比如1G、3G、5G、15限制,超过的流量每M收3分钱。原来10小时、30小时、50小时、包月这些的基本资费下调。这是一个参考数据,是不是合适还要再研究。
这样的方式有其科学性。上网少的人依然是低资费,上网多但是流量少的人资费反而更低,经常上网并且流量大的人资费上涨,这些人基本都是负担得起网费的。
有人会说学生呢?学生的话,大部分都用校园网,没有这个问题,至于部分地区的学校不能接入校园网,可以推出针对在校学生的优惠套餐服务。
笔者从前住在某大学生社区的时候,那里的宽带资费比北京普通家庭用户还要贵,网络状况也糟糕的多。以下是引用fengzhixia在2006-4-3 15:17:00的发言:
楼主说得蛮好的
以下是引用快乐生活在2006-4-3 17:40:00的发言:
支持新人,建议可以发到运营人板块。
|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