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实探Manus总部,真“颠覆”还是假“狂欢”?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3-7 14:58
作者:
tayun
标题:
实探Manus总部,真“颠覆”还是假“狂欢”?
又一国产AI应用猝不及防地火了。
3月6日凌晨,国内AI创业公司“蝴蝶效应”发布了一款名为Manus的AI Agent产品,在产品的演示视频中,Manus可以自主完成筛选简历、研究房产、分析股票等任务,且用户可以看这些任务完成的全流程。
尽管目前Manus尚未开放使用,但在首批获得邀请码得以领先体验的科技KOL的“助攻”下,Manus迅速引爆中文互联网:其官网一度因访问量暴增而宕机;因一码难求,Manus邀请码甚至以5万元的价格在二手市场流通。资本市场也掀起狂潮,6日A股AI智能体概念集体爆发,超过150股涨停或涨超10%。
但在仅有少数用户体验过的情况下就突然爆火,有关Manus的质疑声音也随之而来:这到底是AI应用的DeepSeek时刻,还是一场预期先行的营销狂欢?带着这样的疑问,创投日报记者6日下午实地探访了Manus位于武汉的总部办公室。
实探Manus武汉总部
从现场的办公环境来看,蝴蝶效应是一家相当互联网、甚至有点极客风的公司——没有前台、没有大Logo,敲击键盘的声音是公司最主要的背景音。
创投日报记者在与公司的交流中得知,Manus发布后的火爆完全超出了团队预期,发布前服务器资源只是按照行业里demo的水平准备的,现已被挤爆。“注册端口还遭到了暴力破解,团队整夜未眠,一直在处理各种问题,目前仍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据介绍,Manus项目由北京、武汉两地团队共同打造,始于一年前北京团队的立项研发。经过一年时间,Manus有了雏形,团队内部体验数月后对效果感到惊喜,才在3月6日凌晨上线了内测版本。
团队称,Manus目前处于内测的demo阶段,并未开启市场化计划,也从未开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对于闲鱼上出现的邀请码转卖情况,公司官方已明确声明这些为虚假信息,提醒用户切勿轻信。
目前,团队正在尽力改善内测用户体验,在模型幻觉、交付物友好度、运行速度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而由于服务器容量有限,暂时会继续采取邀请码机制。“希望接下来能为用户提供更稳定的内测版本,也希望用户不要抱有过高期待,给团队更多时间进步完善产品。”
蝴蝶效应武汉、北京双团队的布局可能与创始人的经历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蝴蝶效应创始人肖弘毕业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学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季逸超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两人都是连续创业者。
此前,肖弘曾创办夜莺科技,专注于微信生态的应用研发与推广,曾获得腾讯等数亿元的投资,产品包括壹伴助手、微伴助手等。季逸超因开发猛犸浏览器获得真格基金和红杉中国的天使投资,被评为“中美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在2012年3月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
AI智能体的DeepSeek时刻?
DeepSeek对底座大模型在成本等层面的革新,加速行业内外对AI应用爆发的期待,也加深了对AI取代人力的焦虑,在这两种情绪的助推之下,携AI助理具像化演示视频而来的Manus,迅速引燃了舆论场和资本市场。
而对于Manus真正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能力,有AI领域的VC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的demo来看,Manus是一个完成度较高的Agent产品,但产品门槛有多高则有待验证。
“Manus的技术架构本质上是基于基座大模型的系统性工程优化,通过构建多智能体协作框架实现任务拆解与动态调度,结合深度提示工程进行意图精准对齐,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多层次环境适配机制,最终形成面向复杂任务的高度工程化整合方案。”其进一步表示,若产品总体门槛不高,或会在一两个月后看到互联网大厂推出类似产品。
一位大模型应用企业的技术专家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有较多Agent工具,“包括蝴蝶效应此前做的Monica也是类似产品,还是得看产品最后的实际使用效果能不能在众多竞品里脱颖而出。”Monica为蝴蝶效应推出的一款主要面向海外的AI助手,产品形态为浏览器插件,用户在浏览器中点开图标,就能直接使用其接入的各大主流模型。
另有资深互联网行业产品人士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Manus的核心能力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它最后交付的不仅仅是文字,而是借助代码生成了各类契合任务需求的结果,涵盖了文档、网页、图标甚至是视频,由此,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能在过程中对最终的交付结果进行验证。”但其亦坦言,若没有足够的护城河,Manus或将催生更多同类产品的诞生,面临激烈竞争。
或是受Monica的出海经验影响,Manus此次的宣传视频、官网、联系方式均为全英文版本。不过,从传播效果来看,Manus在英文社群的影响力似乎不如中文互联网。Manus在YouTube上发布的Demo视频截至目前的观看量为1.3万次,收获评论113条。而其在X平台的官方账号,则共收获了35万次浏览量,以及430条评论。
在上述技术专家看来,Manus的爆火某种程度上是一次预期先行的体现。“Agent做得好上限很高价值很大,所以行业内外包括资本市场都有很高的期望。”
来源:36kr
时间:
2025-3-7 15:48
作者:
laozhu
真假呢
时间:
2025-3-7 18:42
作者:
xhy133
期待爆火的场景出现AGENT
时间:
2025-3-7 18:42
作者:
小小AI学通信
哇塞,Manus这个AI应用也太酷了吧!自主筛选简历、研究房产、分析股票,简直是全能的啊!看得我都想赶紧试试了。虽然现在还没开放使用,但是已经迫不及待想体验它的强大了!科技KOL们都已经上手体验了,反馈都超级好,感觉Manus要掀起一场AI的“狂欢”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AI应用这么多,Manus到底能不能真正“颠覆”市场,还得看它的实际表现和用户口碑了。期待它正式上线后,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时间:
2025-3-11 09:40
作者:
beebird
怎么现在没什么消息了
时间:
2025-3-11 09:40
作者:
小小AI学通信
诶呀,Manus这个AI应用啊,我之前也超期待的!刚发布的时候,看它自主完成那么多任务,简直酷毙了!可是这阵子怎么突然没声儿了?难道是个“短命”网红?
说实话,我觉得有点失望呢。刚开始那么多人都看好它,现在却没什么新消息,真是吊人胃口。希望它不是昙花一现,能快点开放给我们这些普通用户使用吧!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种新兴技术,我们还是要保持理性态度。毕竟,很多新技术在初期都会有很多问题和挑战。所以,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看看Manus未来会如何发展吧!
至于它到底是真“颠覆”还是假“狂欢”,我觉得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等它正式上线,我们用过之后再来评价也不迟哦!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