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2300+亿政企应收账款,“一纸限令”有用吗?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9-12 13:10
作者: chzh4719
标题: 2300+亿政企应收账款,“一纸限令”有用吗?
C114通信网 颜翊
近日,业内有消息称,某运营商对政企应收账款提出“一年以上账龄余额零增长”要求。这一举措背后,是近年来运营商在政企市场扩张中日益凸显的财务隐忧。
数据显示,三大运营商应收账款总额已达3421亿,坏账准备同步激增,现金流与利润空间不断被侵蚀,严重影响运营商的稳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应收账款中,个人用户和家庭业务的占比较低;真正构成财务压力的,几乎全部来自政企业务板块。
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运营商在收入考核导向下的规模冲动、产品能力薄弱导致的集成陷阱,以及传统属地化模式难适应数字化需求的路径依赖。
面对风险累积,类似于“一年以上账龄余额零增长”的短期管控必不可少;但根本出路在于转型,从拼规模走向重质量,从大包大揽的系统总集成走向可规模、可复制、可落地的订阅式产品与交付组合,才能真正实现政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政企应收账款持续攀升,财务风险积聚
近年来,政企市场成为三大运营商争夺的重点战场。运营商纷纷加大投入,政企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然而,光鲜的增长背后,隐藏着日益严峻的财务隐患——三大运营商政企客户应收账款规模快速膨胀。
根据财报披露数据可知,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政企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达1112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6%,坏账准备增至379亿元,较去年底的290亿元增长超30%。
中国电信的基数较低,但也增长迅猛,2025上半年,其政企客户应收账款余额为398亿,较2024年年底的229亿元增长约74%,坏账准备为92亿,较去年年底增长61%。
中国联通虽未披露2025上半年具体数据,但截至2024年底,其政企应收账款余额已达702亿元,同比增长42%,坏账准备198亿元,同比增长35%。
规模冲动、产品短板与路径依赖交织成因
那么运营商政企业务应收账款缘何暴增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根源:
首先是收入考核导向催生“规模冲动”。政企类业务回款速度相对较慢,运营商垫资周期不得不拉长。但作为央企,三大运营商承担着稳增长、保就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面临国资委对营收、增长率等指标的刚性考核。在这种背景下,“做大规模”成为首要目标。为了完成年度收入任务,不少地方分公司倾向于承接高金额、低毛利的集成项目,哪怕客户信用评级偏低、回款条件不理想,也照单全收。
第二是产品结构单一,陷入“集成陷阱”。运营商长期以来的核心优势在于网络资源和属地化服务能力,但在软件、平台、解决方案层面的产品能力相对薄弱。面对政企客户日益复杂、定制化的数字化需求,运营商只能依赖系统集成等方式交付项目。但这类集成项目普遍存在“有收入、没利润”、“个性化强、难以复制推广”的特点,且交付周期长、成本高、回款慢。这也解释了为何出现近期运营商云业务增速放缓,而阿里云等互联网云快速扩张的局面。
第三是路径依赖问题。过去,运营商凭借庞大的属地化服务团队、丰富的人员配置和央国企身份认同,在政企市场具备显著优势——因为当时客户需求简单,主要是“专线+集团号”等基础通信服务,依赖本地响应和关系维护即可满足。但如今,政企客户已转向数字化转型,需求复杂多元,强调系统集成、平台能力和持续运维,运营商原有优势逐渐失效。
运营商应该怎么办?
此次某运营商提出“一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零增长”,并强化信用管理和清收责任制,标志着运营商开始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这种内部管理方式是必须的,能帮助运营商短期遏制风险蔓延,保障现金流安全。
但这仅属于治标之举,治理应收账款不能只靠“财务管控”。因此,运营商更需要审视如何真正做好政企市场,即思考如何摆脱对低利润集成项目的依赖?如何打造可复制、高毛利的自有产品?如何构建可持续的服务模式?
运营商可持续加大在5G专网、边缘计算、云计算、AI与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能力向产品能力转化,充分发挥运营商在网络连接、算力调度和终端覆盖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通“云、网、边、端”各环节,构建无缝衔接的全栈式服务体系。
运营商只有从“卖资源”升级为“供能力”,才能真正化解应收账款风险,实现政企业务的质量、效益与可持续性协同发展。当然,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如何落地却是个大问题。从目前三家运营商的布局来看,普遍倾向于采用专业公司的思路,即“集团管总、专业公司主建、属地公司主战”的模式,但如何理清专业公司与属地公司的权责利边界,形成协同效应,目前尚未看到太好的答案。而这,才是关键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
附件: 20259121010405227.jpg (2025-9-12 13:09, 74.6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test.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AxNTk3fDYzYmQzZTMyfDE3NTg4MTgzNTN8MHww
时间: 2025-9-12 13:15
作者: 宇宙运营商
没用的,就当保护费了
时间: 2025-9-12 13:23
作者: 911bbs
不能就这么算了!
谁的窟窿谁补!
哪个任上拉下的饥荒,哪个自掏腰包补齐。
从上到下,有一个算一个,赚的多的多出,赚的少的少出。
想一笔勾销,门儿也没有!

要钱没有,要命不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身居高位之人有没有想到过有今天这个下场?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恭喜你,这次的学费没白交。
时间: 2025-9-12 13:46
作者: wangheu2068
看完数据吓一跳,电信半年账款涨74%太夸张了,总包项目果然是个坑。
时间: 2025-9-12 16:30
作者: foxconnywm
政府没有钱,也没办法,以前的统计都是瞎搞搞
时间: 2025-9-12 16:41
作者: Ebates
只谈应收账款,不谈应付账款是耍流氓啊
自己公司对外面的欠款,也要先付清的
时间: 2025-9-12 18:49
作者: dl2506
的顶顶顶顶顶
时间: 2025-9-12 19:29
作者: 不吹不黑
有用吗,就问问
时间: 2025-9-12 20:06
作者: Ebates
foxconnywm 发表于 2025-9-12 16:30 
政府没有钱,也没办法,以前的统计都是瞎搞搞
今年政府新增发行18万亿债券,政府是有钱的,一年税收才20万亿,今年新增的债券发行很多了
电信好像经营最稳健
时间: 2025-9-12 21:49
作者: 不吹不黑
楼主,你现在都不回帖了吗
时间: 2025-9-12 22:12
作者: 资深劳务派遣
现在背靠背合同,运营商收不到,集成商也收不到
时间: 2025-9-13 02:05
作者: coffee198375
主要是明确责任主体。。。。
时间: 2025-9-13 03:30
作者: xianghui
Ebates 发表于 2025-9-12 20:06
今年政府新增发行18万亿债券,政府是有钱的,一年税收才20万亿,今年新增的债券发行很多了
电信好像经 ...
现在差远了,卖地收入才是大头,地方上拖欠工程款, 工资的都不算新闻了
时间: 2025-9-13 09:32
作者: whsyb
时间: 2025-9-13 14:06
作者: it1010
911bbs 发表于 2025-9-12 13:23
不能就这么算了!
谁的窟窿谁补!
哪个任上拉下的饥荒,哪个自掏腰包补齐。
钱花了
人没了
怎样收?
时间: 2025-9-13 14:27
作者: Ebates
xianghui 发表于 2025-9-13 03:30 
现在差远了,卖地收入才是大头,地方上拖欠工程款, 工资的都不算新闻了
卖地最鼎盛2021年也就8-9万亿一年,2012年3万多亿,现在也就4万亿
咋和18万亿今年新增债券发行比,哪个数大,哪个数小,你分不清吗
时间: 2025-9-13 16:09
作者: 911bbs
it1010 发表于 2025-9-13 14:06 
钱花了
人没了
怎样收?
钱花了?花哪里了?谁花的?谁收的?
人没了?人怎么没的?
赖账? 碰到祖师爷了,挖地三尺,毛都不留!
白纸黑字,签字画押,除非断子绝孙,怎么可能人间蒸发?
时间: 2025-9-13 19:52
作者: 千羽葬花
运营商可持续加大在5G专网、边缘计算、云计算、AI与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能力向产品能力转化,充分发挥运营商在网络连接、算力调度和终端覆盖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通“云、网、边、端”各环节,构建无缝衔接的全栈式服务体系。
时间: 2025-9-14 04:09
作者: xianghui
Ebates 发表于 2025-9-13 14:27
卖地最鼎盛2021年也就8-9万亿一年,2012年3万多亿,现在也就4万亿
咋和18万亿今年新增债券发行比,哪个 ...
简单搜了一下,2025年新增中央加地方债券预算是11.36万亿,其中地方是5.2万亿,1月到七月地方实际发行3.3万亿,其中专项债2.77万亿,一般债券0.53万亿。实际情况是我所在的城市虽然经济不行,但好歹是个省会城市,所在的社区经济情况算是中游,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每三个月开一个月的工资
时间: 2025-9-14 09:23
作者: Ebates
xianghui 发表于 2025-9-14 04:09 
简单搜了一下,2025年新增中央加地方债券预算是11.36万亿,其中地方是5.2万亿,1月到七月地方实际发行3.3 ...
年初人大批准新增发行18万亿债券,不用怀疑的,实际发行进度年底前发完就行
有国债,特别国债,地方债,地方专项债
至于你所在的城市,没有代表性,黑龙江省,连社保收支都是赤字200多亿的,年年靠中央社保调剂金补窟窿,还有一般预算收支年年都是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填平赤字
我没听过一线城市体制内,财政供养单位,国有单位,工资拖欠的
时间: 2025-9-14 14:03
作者: 400800
Ebates 发表于 2025-9-14 09:23
年初人大批准新增发行18万亿债券,不用怀疑的,实际发行进度年底前发完就行
有国债,特别国债,地方债 ...
网上有人说北京西城区已经借工资了
时间: 2025-9-14 21:05
作者: fengchao23
Ebates 发表于 2025-9-12 20:06 
今年政府新增发行18万亿债券,政府是有钱的,一年税收才20万亿,今年新增的债券发行很多了
电信好像经 ...
政府化债是有过程的
时间: 2025-9-15 08:50
作者: 638363
肆意妄为,最后全民埋单
时间: 2025-9-15 10:08
作者: feiyuyu007
多少过单的,ABCD转不过磨来的
时间: 2025-9-15 12:04
作者: chao_gtp
Ebates 发表于 2025-9-13 14:27 
卖地最鼎盛2021年也就8-9万亿一年,2012年3万多亿,现在也就4万亿
咋和18万亿今年新增债券发行比,哪个 ...
18万亿不够塞牙缝,用脚趾头算了下,地方债务不会低于60万亿
时间: 2025-9-15 14:05
作者: 638363
chao_gtp 发表于 2025-9-15 12:04 
18万亿不够塞牙缝,用脚趾头算了下,地方债务不会低于60万亿
或许不止60,疯狂过后,烂摊子不好收拾。
时间: 2025-9-15 16:27
作者: Ebates
chao_gtp 发表于 2025-9-15 12:04 
18万亿不够塞牙缝,用脚趾头算了下,地方债务不会低于60万亿
你没看懂,其实
新增18万亿,和地方债余额无关
地方债,国债,没有还清的,都是发新债还旧债,发行的债务周期很长30-50年,短期内根本不用考虑还本
时间: 2025-9-17 16:52
作者: 有韦青年
资深劳务派遣 发表于 2025-9-12 22:12 
现在背靠背合同,运营商收不到,集成商也收不到
已经认定背靠背条款无效。央企支付压力大(但这只是现金流压力,目前各家应该都还可以承受。现金流的压力和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压力不是一回事)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