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闻泰科技的野心与困局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10-27 14:37
作者: coffee198375
标题: 闻泰科技的野心与困局
财报是积极的,现实是冷感的。
10月24日,闻泰科技(600745.SH)公布三季报:半导体业务继续贡献高增长、高毛利、高占比,仍是公司最稳定、最赚钱的资产。
这本应让投资者和市场满意,但一切都被飞来的黑天鹅打乱了。
国庆期间,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下达部长令,冻结了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资产、知识产权及全球运营,有效期一年。
与此同时,阿姆斯特丹法院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职务,并将公司股份管理权移交独立第三方托管。闻泰科技在官方声明中强烈抗议,指责此举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
安世半导体中国也在积极争取权益,此前连发几条声明表示中国公司仍在正常运营。不过,据媒体报道,安世东莞工厂目前已经在“上四休三”。时代财经就工厂经营状况、公司后续应对举措等问题询问闻泰科技,但截至发稿仍未获有效回复。
从2018年的中国半导体出海并购的标杆,到2025年的海外资产失控典型,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失控,是一个涵盖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复杂讨论。
随着闻泰科技出海的巨轮驶入迷雾,后来者又该去向何方?
难支的独木
从三季报看,半导体收入已经成为了闻泰科技的压舱石。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下滑77.38%;归属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79.29%。其中,半导体业务收入43.00亿元,同比增长12.20%,业务毛利率为34.56%,净利润7.24亿元。
从销售地区来看,第三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14%,中国市场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49.29%。其中,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6%,AI服务器、AI PC等计算设备及工业相关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中个位数同比增长,其中韩国等地区受新能源车型带动,汽车客户收入增长明显。欧洲地区延续第二季度末的补库存趋势,同比增长超过10%,汽车Tier1及工业客户需求明显回暖。美洲地区在汽车和工业需求带动下,同比增长约14%。
上半年逐渐完成ODM业务切割后,闻泰科技基本将所有的宝都押到了半导体上。然而,动荡之中,曾经的中流砥柱变成了现在的独木难支。
财报中,闻泰科技提到,在期后阶段,相关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难以具体量化,半导体业务后续能否保持前三季度良好发展势头暂时存在不确定性。“若安世控制权在2025年末前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面临收入、利润及现金流阶段性下调风险。”公司表示。
负面影响并不局限于公司本身。
“安世风波已对全球汽车供应链造成即时冲击。”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指出,安世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如二极管、晶体管)领域市场份额高达约40%,其生产和交付的不确定性已导致交货周期延长、价格上涨。
欧盟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告,芯片库存仅能维持数周,可能导致宝马、大众等车企停产。
闻泰科技究竟要走向何方,目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是不愿意回答,而是没有人知道答案。
据科创板日报,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在10月24日的电话会上表示,安世中国本着保障业务运营和客户供应稳定的原则,正积极与客户做一对一沟通(包括部分海外直供客户),配合客户打通国内交付的供应渠道。会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供应需求,避免客户产生断线的情况,同时保障产品品质需求。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成指出,目前中方不承认荷方决定,荷兰则持续更新禁令内容,已经形成了僵局。在法律层面,闻泰科技应坚决对荷兰法院的裁决提出异议,积极通过上诉、国际仲裁等途径维护权益。同时,还应配合中国政府的外交与商务沟通及反制方案,全力稳定安世中国的运营。
消化不良,可有前兆?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曾经是跨境并购“蛇吞象”的经典案例。
但站在如今这个时点会发现,当年的并购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整合协同,做好“消化”或许是更大的考验。
事实上,此刻危机在当年早已以风险的形式出现。
最早,也最直观的风险,是缺钱。
2017年,安世半导体从恩智浦剥离后,估值曾一度冲高至300多亿元。而闻泰科技2016年上市时,估值是35.8亿元。2017年年报显示,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有35.39亿元,总资产109亿元,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9.36亿元。
同样被认为是制造业“蛇吞象”,美的2016年启动收购库卡时,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11.27亿元,账面上货币资金有171.96亿元,收购后者花了约合人民币290多亿元。
闻泰科技最终成功完成了“蛇吞象”。但规模不对等的收购也带来了高额商誉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214.97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与半导体业务相关。2019年,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形成商誉213.97亿元。
近几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持续增长,并未对该部分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财务依赖度高,商誉减值风险大,都是隐藏的风险点。”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核心利润来源,如果安世控制权受限导致业绩变脸,巨额商誉减值将直接冲击闻泰科技财报。
而且,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收购后对公司管理和运行的介入程度,现在看来尺度也有商榷的空间。
“闻泰科技在并购安世后的主要问题在于过于依赖本地化,内部整合深度不足。”张孝荣告诉时代财经,为了维持安世原有运营和客户信任,闻泰科技选择了相对自治的管理模式。虽然CEO变了,但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核心技术团队均由欧洲总部控制。“这意味着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存在结构性弱点。”他指出。
张毅向时代财经表示,安世没有及时关注到供应链韧性,也是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安世晶圆制造仍依赖德国汉堡和英国的工厂。
在德国汉堡,安世有一座每月生产超过35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的晶圆厂,该产量每年转化成700亿半导体,是针对小信号和二极管分立器件的全球最大晶圆厂。
在英国曼彻斯特,安世有一座生产6英寸TrenchMOS的晶圆厂,是其功率半导体的生产基地。这家工厂目前每月生产24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
在国内,安世半导体在上海、深圳、香港仅设有研发据点,封装测试厂则位于广东东莞。
不过,近年来闻泰科技已经在有意识地推动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供应链布局。
根据公司今年半年报,在中国市场,公司持续提升汽车、工业及消费领域客户份额,积极推进功率分立器件、功率IC及模拟IC的国产替代,并依托控股股东闻天下投资的上海临港12英寸晶圆厂等深化中国区产能布局,完成芯片晶圆工艺平台升级,显著增强产品竞争力,新一代MOS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毅提到,目前,闻泰科技通过国内供应链替代缓解了部分压力,但高端车规芯片的量产仍需时间。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安世东莞工厂自国庆中秋长假之后,就已经限制出货,并计划自下周起实施“上四休三”工作制。与此同时,有贸易商确认,产品面临缺货与涨价压力。
从企业本身出发,或许闻泰科技太信仰“买买买”了。
从通过中茵股份借壳上市,到买下安世半导体,再到从欧菲光手里接过得尔塔光学,闻泰科技的大多数华丽转身由并购驱动。
这条路在2025年下半年之前看起来都没有太大问题。事实上,在门槛极高的半导体行业,通过并购扩张是一种常态。
“蛇吞象”带来的管理、研发和供应链挑战,在彼时的闻泰科技看来,只是一些需要更多时间消化的问题。
但是,当灰犀牛和黑天鹅一起压上来的时候,滑向临界点成为一个必然。
如何逃离“黑天鹅”
2018年年底,张学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一代信息浪潮的代表性技术是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而这一切实现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芯片,是半导体技术。在主要的半导体终端应用中,张学政相当看好汽车电子。
于是,张学政通过组成联合体参加拍卖、收购境内基金和境外股权基金以及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方式,最终“吃”下了安世。
2021年至2023年,半导体业务贡献净利26.32亿元、37.49亿元、24.26亿元。2024年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收入达147亿元,净利润22.97亿元,毛利率高达37.5%。
而今年,随着ODM业务剥离,闻泰科技轻装上阵,距离纯半导体企业已经很近。
根据2024年发布的《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年度报告》,安世半导体获评“中国半导体行业功率器件十强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中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小信号MOSFET全球排名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排名第二。
但很遗憾,半导体行业是受近几年较为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反转,是外部地缘政治压力与内部治理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张毅坦陈。
孙成告诉时代财经,荷兰的举措具有明显的政治与战略考量。“《物资供应法》原旨在保障战时或危机时的关键物资供应,荷兰将其扩大适用,冻结公司内部任命与全球运营的做法极为罕见,也不符合常规商业治理原则。”
事实上,闻泰科技不是第一次在国际上遭遇阻力。
2021年,安世半导体曾经在英国收购过一家半导体工厂——Newport Wafer Fab(新港半导体生产工厂)。这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之一,主要生产用于汽车电源应用的半导体芯片。但在2022年11月,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接到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正式通知,要求安世半导体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相应流程至少剥离NWF 86%的股权。
在张毅看来,当“国家安全”被用来凌驾于企业法或正常规则之上时,内部管理手段已难以应对。因此,地缘政治引发的国与国之间的不正常博弈,才是更值得企业界警惕的关键因素。
在出海、并购成为主流的当下,科技企业应该做好怎样的准备?
孙成建议,企业在并购前应加强地缘政治与政策尽职调查,审慎评估东道国对外资尤其是中方投资的态度与限制趋势;在运营中则需要建立独立的本地化治理结构,保留关键岗位的本地团队,主动构建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的信任关系;针对可能出现的审查、制裁或运营冻结,比如断网、切断资金,甚至是限制中方人员人身自由等极端情况等情况,都要提前制定预案,增强企业整体韧性。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张孝荣认为,整条产业链都应加速向“安全优先”转型。车企应该注重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闻泰科技等公司也会努力将生产系统向国内迁移,以增强供应链韧性。
时间: 2025-10-27 14:39
作者: coffee198375
成长中交学费,也见识一下欧美丛林法则下的“弃约精神”,知道怎么和强盗打交道。。。。
时间: 2025-10-27 15:28
作者: 初到学习者
闻泰这次真是被政治因素坑惨了,半导体业务明明在稳步增长,结果被荷兰一纸禁令直接打回原形。
时间: 2025-10-27 15:43
作者: asdfasdfa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5-10-27 14:39 
成长中交学费,也见识一下欧美丛林法则下的“弃约精神”,知道怎么和强盗打交道。。。。
搜下安世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再来谈契约精神
时间: 2025-10-27 15:47
作者: hwwdx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5:43
搜下安世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再来谈契约精神
这句话应该对你自己讲,好好去查下资料吧。
时间: 2025-10-27 16:01
作者: asdfasdfa
hwwdx 发表于 2025-10-27 15:47 
这句话应该对你自己讲,好好去查下资料吧。
知道为啥会有gfw么?你就是gfw批量生产出来的粉红
时间: 2025-10-27 16:01
作者: asdfasdfa
hwwdx 发表于 2025-10-27 15:47 
这句话应该对你自己讲,好好去查下资料吧。
每年投那么多钱搞gfw,你就是效果
时间: 2025-10-27 16:02
作者: asdfasdfa
hwwdx 发表于 2025-10-27 15:47 
这句话应该对你自己讲,好好去查下资料吧。
把外网屏蔽,就批量生产出你这样的
时间: 2025-10-27 16:08
作者: hwwdx
说那么多有屁用,上干货数据证明你的“所有权“”经营权”。
时间: 2025-10-27 16:17
作者: oooooooo
hwwdx 发表于 2025-10-27 16:08 
说那么多有屁用,上干货数据证明你的“所有权“”经营权”。
他没有干货,只有干巴巴的P话
时间: 2025-10-27 17:06
作者: 不吹不黑
哦,收到了,大元帅
时间: 2025-10-27 17:16
作者: asdfasdfa
oooooooo 发表于 2025-10-27 16:17 
他没有干货,只有干巴巴的P话
外行又来了,闻泰在浦东滴水湖有个fab叫鼎泰匠芯,张学政要求买他们的产品打安世的商标
时间: 2025-10-27 17:50
作者: oooooooo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7:16 
外行又来了,闻泰在浦东滴水湖有个fab叫鼎泰匠芯,张学政要求买他们的产品打安世的商标
来,内行先说说消息来源,再给解释解释有什么问题
时间: 2025-10-27 18:19
作者: hwwdx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7:16
外行又来了,闻泰在浦东滴水湖有个fab叫鼎泰匠芯,张学政要求买他们的产品打安世的商标
咱先不说这消息是否属实,就算它属实也只是品牌跨子公司使用权的问题,和“所有权“”经营权”有个毛的关系?!
何况对于一个全资收购、100%控股的股东,难道品牌还不属于他的?
以后没有干货别瞎BB哦!
时间: 2025-10-27 18:52
作者: 伤心小镇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5:43
搜下安世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再来谈契约精神
你懂公司法吗?难道说张学政的CEO职务得来的程序不合法?有证据吗?
时间: 2025-10-27 20:33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5:43 
搜下安世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再来谈契约精神
和欧美谈弃约精神,这么想不开么。。。。
时间: 2025-10-27 20:33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6:02 
把外网屏蔽,就批量生产出你这样的
原来您上不了外网呀。。。。
时间: 2025-10-27 20:34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6:01 
知道为啥会有gfw么?你就是gfw批量生产出来的粉红
您是欧美生产的?。。。
时间: 2025-10-27 20:35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6:01 
每年投那么多钱搞gfw,你就是效果
欧美投的钱搞出来您这货色也太不合格了。。。。
时间: 2025-10-27 20:36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7:16 
外行又来了,闻泰在浦东滴水湖有个fab叫鼎泰匠芯,张学政要求买他们的产品打安世的商标
张嘴就来的伎俩倒是和蛙总挺像。。。。
时间: 2025-10-27 20:36
作者: coffee198375
hwwdx 发表于 2025-10-27 18:19 
咱先不说这消息是否属实,就算它属实也只是品牌跨子公司使用权的问题,和“所有权“”经营权”有个毛的关 ...
BB也好的,不然怎么秀智商呢。。。。
时间: 2025-10-28 10:33
作者: szlanjack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7 15:43 
搜下安世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再来谈契约精神
时间回溯到 2025 年 9 月 30 日,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依据 1950 年代制定的《商品供应法》,以 “国家安全” 为由,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在荷资产,并暂停其中国籍 CEO 张学政的职务。这部尘封已久的法律,原为冷战时期保障战略物资供应的应急条款,从未被用于干预正常商业运营。此次启用,既无公开听证程序,也未提供技术外流的具体证据,仅以 “假设性风险” 为由,直接剥夺了中企的合法经营权。
这就是你为之洗白的老欧洲的弃约精神,拿了一部1950年的法律,那你2019年审批并购时为啥要同意呢?人家闻泰科技把要破产的安世半导体救活后,你就来抢劫,你但凡有点常识都不会去洗这种案例,这无异于为以色列去洗加沙惨剧。。。。
时间: 2025-10-28 10:57
作者: asdfasdfa
hwwdx 发表于 2025-10-27 18:19 
咱先不说这消息是否属实,就算它属实也只是品牌跨子公司使用权的问题,和“所有权“”经营权”有个毛的关 ...
所以说,你这种蠢货是理解不了契约的,去搜下公司章程,看看是不是重要决策必须两位欧洲技术董事同意才能做
时间: 2025-10-28 10:57
作者: asdfasdfa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5-10-27 20:36 
张嘴就来的伎俩倒是和蛙总挺像。。。。
你一贯的乐色立场,谈契约确实为难你了
时间: 2025-10-28 10:59
作者: asdfasdfa
oooooooo 发表于 2025-10-27 17:50 
来,内行先说说消息来源,再给解释解释有什么问题
搜一下公司章程很难么?哦,你其实永远只有立场,谈不出点正事
时间: 2025-10-28 11:02
作者: asdfasdfa
hwwdx 发表于 2025-10-27 18:19 
咱先不说这消息是否属实,就算它属实也只是品牌跨子公司使用权的问题,和“所有权“”经营权”有个毛的关 ...
腾讯阿里京东的大股东有经营权么?南非基金,贝莱德,沃尔玛这些公司,会插手腾讯阿里京东的运营么?
去搜下安世的公司章程,看看是不是荷兰方面有一票否决权
时间: 2025-10-28 11:10
作者: oooooooo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0:59 
搜一下公司章程很难么?哦,你其实永远只有立场,谈不出点正事
呵呵,干货就是干巴巴的P话?我为了反驳你还得去翻个百科全书?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就是这么回事吧
时间: 2025-10-28 11:17
作者: asdfasdfa
oooooooo 发表于 2025-10-28 11:10 
呵呵,干货就是干巴巴的P话?我为了反驳你还得去翻个百科全书?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就是这么回事吧
你自己屁都不懂,说给你听你又不信,早就看透了你,傻傻都不懂,只有立场,猪油蒙心
时间: 2025-10-28 11:23
作者: asdfasdfa
szlanjack 发表于 2025-10-28 10:33 
时间回溯到 2025 年 9 月 30 日,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依据 1950 年代制定的《商品供应法》,以 “国家安全 ...
去搜下安世的公司章程,看看是不是荷兰管理层是否有一票否决权。
然后再想想闻泰鼎泰匠芯这事是不是动了荷兰fab的根本利益,否决权不起作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诉诸法律有什么问题?
时间: 2025-10-28 11:24
作者: hwmssh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0:57 
所以说,你这种蠢货是理解不了契约的,去搜下公司章程,看看是不是重要决策必须两位欧洲技术董事同意才能 ...
与绿蛙一样蠢!
时间: 2025-10-28 11:24
作者: oooooooo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17 
你自己屁都不懂,说给你听你又不信,早就看透了你,傻傻都不懂,只有立场,猪油蒙心
天天说完P话就让别人去查去搜,你才是只有立场,copy专家
时间: 2025-10-28 11:27
作者: szlanjack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23 
去搜下安世的公司章程,看看是不是荷兰管理层是否有一票否决权。
然后再想想闻泰鼎泰匠芯这事是不是动了 ...
你把相关章程贴出来呗。。。
你先说服荷兰为啥把闻泰所有股权仅剩下1股,托管给第三方机构,凭啥呢?闻泰花了100多亿买的股票,被你强制托管,这不是抢劫行为,那是啥行为,是什么原因让你把闻泰持有的股票都给托管了,闻泰违反了那条法律?荷兰法院为啥不出示相关证据直接就判决,凭啥?
时间: 2025-10-28 11:37
作者: oooooooo
szlanjack 发表于 2025-10-28 11:27 
你把相关章程贴出来呗。。。
你先说服荷兰为啥把闻泰所有股权仅剩下1股,托管给第三方机构,凭啥呢?闻 ...
问就是自己去查,copy专家从来不回答具体问题,因为它说不明白,还容易暴露本质
时间: 2025-10-28 11:49
作者: asdfasdfa
szlanjack 发表于 2025-10-28 11:27 
你把相关章程贴出来呗。。。
你先说服荷兰为啥把闻泰所有股权仅剩下1股,托管给第三方机构,凭啥呢?闻 ...
安世半导体公司章程(2020年闻泰收购时签署,至今未修改)针对核心技术决策设置了“双重门槛”:
1. 决策比例门槛:任何涉及“晶圆工艺平台迁移”(如将欧洲12英寸晶圆工艺转移至中国重庆工厂)、“专利所有权转让”“核心技术人员调岗至中国”等事项,必须获得董事会三分之二及以上成员同意;
2. 外籍董事门槛:董事会现有11名成员中,欧洲籍技术董事占4席(分别负责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车规认证等核心环节),且章程明确规定“上述重大技术决策需至少2名欧洲籍技术董事赞成”——这相当于赋予外籍董事“一票否决权”,即便闻泰提名的董事全票同意,只要2名欧洲籍技术董事反对,技术转移仍无法推进。
从实际操作看,2023年闻泰曾推动“将欧洲6英寸功率器件工艺转移至安世中国”,最终因3名欧洲籍技术董事以“技术安全”为由反对而搁浅,印证了该治理机制对技术转移的刚性约束
时间: 2025-10-28 11:50
作者: asdfasdfa
hwmssh 发表于 2025-10-28 11:24 
与绿蛙一样蠢!
菊粉只有立场,没有对错
时间: 2025-10-28 11:51
作者: asdfasdfa
oooooooo 发表于 2025-10-28 11:37 
问就是自己去查,copy专家从来不回答具体问题,因为它说不明白,还容易暴露本质
蠢货,都跟你说了安世欧洲技术董事有一票否决权,自己无知,还要哔哔哔
时间: 2025-10-28 11:53
作者: asdfasdfa
szlanjack 发表于 2025-10-28 11:27 
你把相关章程贴出来呗。。。
你先说服荷兰为啥把闻泰所有股权仅剩下1股,托管给第三方机构,凭啥呢?闻 ...
公开的信息很多,我刚贴了,这个论坛喜欢言论审查,正常的言论也要审查,不知道会不会放出来,你自己搜吧,关键词,:安世,重大技术决策需至少2名欧洲籍技术董事赞成
时间: 2025-10-28 12:11
作者: hwwdx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0:57
所以说,你这种蠢货是理解不了契约的,去搜下公司章程,看看是不是重要决策必须两位欧洲技术董事同意才能 ...
你这种蠢货没有干货就别瞎BBB,有公司章程就贴出来求证。
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外面的消息也只有被洗脑的份。
时间: 2025-10-28 12:18
作者: hwwdx
本帖最后由 hwwdx 于 2025-10-28 12:20 编辑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02
腾讯阿里京东的大股东有经营权么?南非基金,贝莱德,沃尔玛这些公司,会插手腾讯阿里京东的运营么?
去 ...
你举的这几家大股东都是100%控股的吗?公司的高管都是全资股东请的职业经理人吗?居然能拿来和安世对比。
你这ch懂不懂有一种投资叫纯财务投资,比如tx的南非股东,还在这里扯什么所有权经营权。
时间: 2025-10-28 12:23
作者: 伤心小镇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49
安世半导体公司章程(2020年闻泰收购时签署,至今未修改)针对核心技术决策设置了“双重门槛”:
1. 决 ...
就按你说的,按公司法执行即可,为何还上升到国家层面?
时间: 2025-10-28 12:33
作者: 伤心小镇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49
安世半导体公司章程(2020年闻泰收购时签署,至今未修改)针对核心技术决策设置了“双重门槛”:
1. 决 ...
我查了,安世半导体董事会里一共就只有两位董事,一位是闻泰科技的创始人张学政,另一位就是一位荷兰籍的首席法务官。你说的技术董事在哪呢?
时间: 2025-10-28 12:35
作者: 伤心小镇
瞎编乱造的东西当证据,还让别人自己去查,呵呵…
时间: 2025-10-28 12:37
作者: asdfasdfa
伤心小镇 发表于 2025-10-28 12:23 
就按你说的,按公司法执行即可,为何还上升到国家层面?
对阿,为啥要上升到国家层面,显然这里是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闻泰这是要抄家安世阿,荷兰方面当然不干了。你是安世欧洲员工的话,你会同意闻泰这么干么?规范章程不遵守,你们还支持,立场而已
时间: 2025-10-28 12:37
作者: asdfasdfa
hwwdx 发表于 2025-10-28 12:18 
你举的这几家大股东都是100%控股的吗?公司的高管都是全资股东请的职业经理人吗?居然能拿来和安世对比 ...
重大技术决策需至少2名欧洲籍技术董事赞成,看不懂么?瞎逼逼啥
时间: 2025-10-28 12:38
作者: asdfasdfa
伤心小镇 发表于 2025-10-28 12:33 
我查了,安世半导体董事会里一共就只有两位董事,一位是闻泰科技的创始人张学政,另一位就是一位荷兰籍的 ...
哪家公司董事会就只两个人?你真搞笑
时间: 2025-10-28 12:49
作者: asdfasdfa
伤心小镇 发表于 2025-10-28 12:35 
瞎编乱造的东西当证据,还让别人自己去查,呵呵…
谁瞎编谁心理有数
时间: 2025-10-28 13:17
作者: hwwdx
本帖最后由 hwwdx 于 2025-10-28 13:20 编辑
我去查了下这个所谓的一票否决权来龙去脉,有些ch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啊!
荷兰高管为夺权私自设立企业事务部,下设监事会拟设立一位首席技术官,是这个未上位的技术官具有一票否决权。荷兰高管的提议被全资股东张严辞拒绝,撺掇荷兰政府施压还是被张严辞拒绝(可以理解荷兰高管和政府为什么一定要张离职了吧?)。也就是说被全资股东否决、没有按公司法投票决策,仅荷兰高管单方设立的所谓首席技术官,在有些货眼里就当真了,他真的有了一票否决权…………尼玛你就直接说你站荷方高管就好了嘛!
要是能这样,那很多跨国企业在我们这里也有独资企业,也聘用中方高管。我们的高管是不是也可以去设个理事会监事会聘个首席技术官并封他具有一票否决权,并告知大股东不需要你投票同意,反正我们设立了就有法律效力,到时你的独资公司重大决策我都有一票否决权,不听我的就剥夺你的股份,由第三方代管,想想就爽哦!:)
时间: 2025-10-28 13:23
作者: jjxjjx
或许是好事,不破不立
时间: 2025-10-28 13:45
作者: 伤心小镇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2:38
哪家公司董事会就只两个人?你真搞笑
你去查查公司法,呵呵……
时间: 2025-10-28 13:47
作者: szlanjack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49 
安世半导体公司章程(2020年闻泰收购时签署,至今未修改)针对核心技术决策设置了“双重门槛”:
1. 决 ...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但事实转移了没有吧?有没有确凿证据,就欧洲那几条陈旧6、8英吋的产线有必要搬迁吗?闻泰在上海投资的是12吋晶圆厂,比欧洲更先进,这个产能不算是转移吧?国内市场就靠这条线,是欧洲人眼红了。
既然没有实质性转移,那你凭什么冻结闻泰股权?如果真如你说的,那为啥还要搬出荷兰那条1950年的冷战时期的法律出来壮胆?安氏那些荷兰高管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到法院去起诉,并光明正大的和闻泰科技对薄公堂,何必就关门草草判决立马冻结?
还有就是中国商务部为啥限制安氏中国相应产品出口?难道商务部了解的内情还不如你一个用google搜索的人?
时间: 2025-10-28 13:47
作者: 伤心小镇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2:37
对阿,为啥要上升到国家层面,显然这里是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闻泰这是要抄家安世阿,荷兰方面当然不干 ...
你懂什么叫按公司法执行,和政府对企业动手吗?
时间: 2025-10-28 13:49
作者: 伤心小镇
szlanjack 发表于 2025-10-28 13:47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但事实转移了没有吧?有没有确凿证据,就欧洲那几条陈旧6、8英吋的产线有必要搬迁吗? ...
安世半导体董事会就两名董事,根本没有所谓的技术董事,这种瞎编乱造的没有讨论的必要。
时间: 2025-10-28 13:53
作者: 伤心小镇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2:38
哪家公司董事会就只两个人?你真搞笑
你去查查荷兰的公司法哦,呵呵。
时间: 2025-10-28 13:58
作者: 伤心小镇
要是没有特殊原因,这种单一股东的,甚至都不会去设立董事会,搞个执行董事就OK了。
时间: 2025-10-28 14:05
作者: szlanjack
伤心小镇 发表于 2025-10-28 13:49 
安世半导体董事会就两名董事,根本没有所谓的技术董事,这种瞎编乱造的没有讨论的必要。
可以先不纠结这个懂事席位,懂事有分歧也只是公司内部治理的矛盾,现在荷兰等于是荷兰法院内部审理直接判决冻结闻泰安氏股权,连给闻泰打官司的权利都没有了,这个才是最恶劣的,直接就把所有股权托管。居然还有写简体中文字的人为这种行为辩解,真是开天眼了。这种人是连中国商务部的决定都不信,执行西方弃约精神,这种跪舔姿态真是令人不齿。。。
时间: 2025-10-28 14:26
作者: 伤心小镇
szlanjack 发表于 2025-10-28 14:05
可以先不纠结这个懂事席位,懂事有分歧也只是公司内部治理的矛盾,现在荷兰等于是荷兰法院内部审理直接判 ...
还不仅仅是法院了,是荷兰政府先动的手
时间: 2025-10-28 14:35
作者: hwmssh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2:49 
谁瞎编谁心理有数
傻蛙!与绿蛙一个货色!
时间: 2025-10-28 15:53
作者: szlanjack
hwwdx 发表于 2025-10-28 13:17 
我去查了下这个所谓的一票否决权来龙去脉,有些ch真的是屁股决定脑袋啊!
荷兰高管为夺权私自设立企业事务 ...
荷兰估计是和印度学的,哈哈。欧洲都要像昔日的殖民地学习这种下三滥手段了。。。
时间: 2025-10-28 18:40
作者: 伤心小镇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2:49
谁瞎编谁心理有数
虽然你论据不行,但是我相信你还是坚信你的结论是对的,赶紧再去找“论据”来证明你结论的正确去。
时间: 2025-10-28 23:07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0:57 
你一贯的乐色立场,谈契约确实为难你了
所以您谈的是“弃约”嘛。。。。
时间: 2025-10-28 23:09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53 
公开的信息很多,我刚贴了,这个论坛喜欢言论审查,正常的言论也要审查,不知道会不会放出来,你自己搜吧 ...
您自己不正常的谣言被审查不是很正常么,看看您反智的那些杂七杂八,和蛙总是半斤八两。。。。
时间: 2025-10-28 23:11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1:02 
腾讯阿里京东的大股东有经营权么?南非基金,贝莱德,沃尔玛这些公司,会插手腾讯阿里京东的运营么?
去 ...
荷兰并没有啵,您再翻翻。。。。
时间: 2025-10-28 23:14
作者: coffee198375
asdfasdfa 发表于 2025-10-28 12:37 
重大技术决策需至少2名欧洲籍技术董事赞成,看不懂么?瞎逼逼啥
蛙总您不得噢,再刮点谣言出来喂。。。。
|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