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N</a>)的网络架构相同,端局软交换分别与两个汇接局相连。软交换也可以采用无级网络,此时路由信息将从软交换设备中剥离出来,统一放置在一个单独物理设备中,称为路由服务器。在无级网络中,网络中任何一个软交换都能得到其他软交换的地址信息,因此,主叫侧软交换将直接向目的地软交换发起呼叫请求。这时,针对某一号码段主备软交换的信息设置将保留在路由服务器中。</p><p>软交换网络的最大优点在于软交换网络采用分层架构,将原来统一内置在一个物理实体中的媒体处理模块和信令处理模块独立分开。媒体处理模块在软交换网络中称为媒体网关设备(MG),信令处理模块称为软交换设备。因此,在分层基础上,软交换网络可以具备以下能力:当某一软交换设备不能工作时,其下控制的媒体网关设备可以通过某种策略向另外一个软交换设备注册,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网络问题而对用户的影响。</p><p>对核心层设备采取可靠的解决方案:双归属。双归属从网络角度解决软交换网络的安全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当网络中某一台软交换发生故障时,保证该软交换对应的业务能在短时间内由其双归属软交换接管,使得业务能在短期内得到恢复。</p><p>考虑综合安全性因素和投入产出比,双归属的两个软交换应该是互助关系而不是主备用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话务负荷,只有在异常情况下,才接管另外一台设备所负荷的中继网关/接入网关/多媒体网关(TG/AG/MG)。同时,出于对容灾等安全性因素的考虑,双归属的两个软交换局点可设置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提供异地容灾能力。</p><p>归属的切换应是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的结合。自动控制是必须考虑的方式,只有自动控制才能做到实时对灾害和事故进行监控,减少损失。但是在某些特殊时期,如双归属的另外一个局点尚未建设好,处于网络频繁调整期等,需要用手动控制来加以控制,因此手动控制的级别应高于自动控制。</p><p>4、业务网的安全</p><p>软交换实现了控制与承载分离,用户信息不再与物理线路绑定。在开放的<a class="keyword" href="http://www.c114.net/keyword/»¥ÁªÍø" target="_blank">互联网</a>络上,通信双方不再像PSTN那样根据物理连接建立信任关系,因此,通信双方或多方需要在互相通信时进行识别和确认,通信过程中业务消息的真实性也要确认,以防出现假冒网元、假冒用户、盗用业务、非法管理网元等问题,影响软交换网络的运营。</p><p>业务安全防线设置在网络设备上,主要实现网络业务的安全防护,如通过设备相互认证进行设备间的访问控制,通过对用户业务权限认证避免业务被非法使用,通过协议信令的加密防止网络监听等。</p><p>除设置接入安全防线外,还需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隔离措施包括业务隔离与用户信息隔离等。软交换网络在组网上要求对不同的业务进行网段分离,实现安全风险限制,实现NGN业务与Internet业务之间的有效隔离。对业务网应只允许受限访问,使其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业务网。这种隔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来自Internet的不安全因素。</p><p>为防止关键设备受到攻击,NGN业务网核心设备软交换、信令网关及中继媒体网关等应通过防火墙实现与公用数据网隔离。数据业务<a class="keyword" href="http://www.c114.net/keyword/ÍøÍ¨" target="_blank">网通</a>过IP-IP网关与NGN业务网互通,安全性很高,NGN不易受到数据业务网的攻击。</p><p>NGN安全可靠性方案只有分别从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业务网进行网络设备可靠性充分考虑和验证,才能确保其成为一个电信级的网络。</p><br/><span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COLOR: #333333; LINE-HEIGHT: 28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来源:中国联通网站</span> 
|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