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宽带通信网技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0-7-4 22:36
作者: haodiangei     标题: [原创]宽带通信网技术

第一章
宽带网络技术概述
第二章
宽带业务网
第三章
宽带通信网接入技术
第四章
ATM
网络技术
第五章
宽带IP网络技术
第六章
宽带MPLS网络
第七章
下一代宽带网络技术
时间:  2010-7-4 22:37
作者: haodiangei     标题: 宽带通信网技术

第一章
宽带网络技术产生的背景:
1.
时代的呼唤  全球进入信息时代
2.
技术的支持  宽带网络接入技术
通信网络与发展:
1.通信技术的发展:
19世纪--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9世纪末期赫兹,波波夫和马可尼对采用电磁波传送信号做了深入研究;
20世纪—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1957
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60
年梅曼发明了激光器;

1970
年康宁公司研制出shun耗为20db/km的光纤;
目前宽带网络技术,蓝牙技术,光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空间通信技术。
OCDMA(光码分多址)。



60年代 计算机化
70年代 数字化,分组交换网的出现
80年代 业务综合化—ISDN
90年代后
        宽带化(光纤传输,Gb/s 交换)
        智能化(INTMNTINA


个人化(GSM,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
        开放性
        标准化(设备,协议标准化)
网络演进的路线

IP
路由器
IP
路由器

ATM
ATM/IP


SDH
SDH


WDM关联网                   光路层


通信网络技术中三网
  电信网 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以电磁,电信号为载体,对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的通信网。电信网由基础网,支撑网和业务网组成。电信网以传输语音为主,主要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移动通信网和基础数据网(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FRX.25网络
PSTN
   结构:高度冗余,多层次的分层结构
电话------端局------长途局------中心交换局--------长途局-------端局-------电话

1
2
3

3
2
1


1
:本地回路             本地回路   双绞线,模拟信号

2
:准长途干线            干线      光纤/微波,数字信号

3
:宽带中心长途干线
本地回路:
1.
传输损耗: 衰减,延迟变形,噪声

2.
调制解调器:数模转换,调幅,调频,调相

3.
回声问题:回声抑制器半双工 ,回声消除器--全双工

4.
接口: RS-232-C(V.24)
DTE/DCE
20kbps , 15m


RS-449
1. RS-423-A

2. RS-422-A :2Mbps
60m


5
光纤本地回路:
FTTH
(光纤到户)
FTTC
(光纤到楼)
干线复用技术:FDM
FDM
CDM
WDM


PSTN应用:计算机系统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远程终端
PSTN+Modem

     特点:主从通信以主机为核心,以终端为输入输出设备
主机----Modem-----PSTN----Modem-----终端   
PSTN由传输线路,交换机和用户终端组成。基本的拓扑结构:星形网,网状网,树形网和混合网等。PSTN由若干级交换中心组成核心交换网,在通过端局接入到用户。  
  
DDN(数字数据网):采用数字信道传输信号的网络,由网络节点,网络接入单元和用户设备组成。能   满足一定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输,但由于受网管中心的控制,不适合小型用户之间的通信。
FR(帧中继):一种简化的帧交换模式,可以完成OSI的核心功能。该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远程电视电话会议业务中。
移动通信网:可以实现真正的5W通信,同时也向宽带网络方向发展。

计算机网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Internet
1961-1972:早期的分组交换实验性网络
1972-1980:网络互联
1980-1990:新协议,网络的进一步扩大
1990s:商业化阶段,www
LAN和互联网络的发展,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智能网(IN)。
有线电视网:1传输网络:有线电视台间节目源的传输

2
分配网络:有线电视台与以后间的分配
            模拟光传输设备(视频光发射机,电话光发射机,电话光接收机)
            光节点设备-ON(视频光接收机,电话光接收机,电话光发射机)
                同轴电缆网


网络用户接口单元
我国有线电视网中同轴电缆入户率较高,有利于开展Internet接入服务,利用电缆调制解调技术在HFC上传输IP数据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电缆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的支撑设备是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TS)和电缆调制解调器(CM)。CMTSCM是点到多点,全双工通信,在信息传输上下行为广播方式,上行TDMA方式。在CM间功能有CMTS完成。

三网合一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
“三网合一”可从分层分割概念的角度分析,目前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技术上趋于一致,网络层上的互联互通,业务上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应用层上趋于统一的TCP/IP协议。三网合一涉及到技术,网络,产业,终端和政策等融合。
“三网合一”的意义:
1可以缓解的问题:电信网以语音为主,不能满足目前以高于摩尔定律2~3倍速率增长的数据业务。多业务的增长为网络带宽题提出了新要求;用户以指数式增长;业务带宽快速的增长。

2
对产业的影响:三网合一为全业务提供了机遇,致使三网在地域,市场和业务上的重构,不同行业公司的兼并与业务上的扩展提供了可能。


3 PDH---SDH
铜线光缆或无线,电路交换---基于IP的分组交换,常规光纤----新一代非零色散光纤,模拟---数字
三网合一技术支持:TCP/IP协议的提出为基于IP over ATM 电信网,IP over Optical计算机网和IP over SDH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的业务层上奠定了基础。
                三网形成了不同的网络形态,其中接入技术的差异是三网合一的关键技术,因此,接入技术的成熟使三网合一在同一接口标准和规范上成为可能,接入技术也越来越趋于宽带化。
数字化技术与光通信技术,数字化为传输话音,数据,图像等提供可靠保障;
                        光通信的发展为通信提供了更高的宽带,并保证了通信质量。


三网融合的业务基础:1 不同的网络结构往往适于传送不同的业务信号,而不同的业务信号也往往要求不同的网络结构来支持
2
IP
协议将成为电信网的主导通信协议
3
网络将向着IP业务最佳的分组化网(特别是IP网)演进和融合。
Internet NGN的主题,将以全光传输,IP协议为基础得以发展。
电信网的发展:

下一代网络:1移动业务固定业务

2
数据业务语音业务

3
分组交换---电路交换
通信技术的支撑技术:Ipv6技术使用户可以通过任何的现有设备成为Internet上的终端;
                    软件交换技术使各新业务方便快捷地加载到网络中去,同时使PSTVInternet和移动网得以融合;

3G
技术将新业务融入到移动网络中去;
下一代网络的结构:是一个混合结构的网络;
                 千兆比路由器(IP over SDH)和ATM SW是核心网部分的关键组成部分;

IP over ATM
将会在网络边缘长期存在;

IP over ATM
IP over SDH IP over WDM将共存互补;

IP over WDM
将会在核心骨干网中起中心作用;
                 电路交换网将通过与与语音网关与数据网相联;
       下一代网将是以ATMATM/IP为基础的网;
       宽带网发展的技术基础:光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时间:  2010-7-4 22:40
作者: haodiangei     标题: 宽带通信网技术





宽带网络技术基本概念       
   通信技术是采用电缆,无线电,光或电磁等,对信号,声音,图像等信息进行发送,传输和接收的技术。
宽带:指传输带宽很宽。严格上讲在整个网络中接入与输出均是宽带的。ITU定义宽带为一种传输的能力,要求传输速率达到1.5~2Mbit/s;但一般标准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56kbit/s即视为宽地。因此不同的传输信道与传输模式下对宽带的理解是有异的。
宽带通信网络技术是服务于数据传输,图像传输,多媒体业务等的宽带,高速,高传输质量的一种通信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包括xSDL,LAN,Cable ModemWLANHFCOAN
宽带网络技术包括ATMIP, MPLS等。
宽带网络组网技术是研究怎么利用这些宽带网络技术为更好的实现宽带通信。

宽带网技术的未来
  宽带网络技术的目标:连接时间的持续性(秒-小时);
                      数据传输速率大于100Mbit/s
                      提供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新型多媒体业务;
                      用户参与与无用户参与控制的分布服务;
                      网络状态实时性;
                      宽带网络交换的灵活性;
可持续发展的网络(CUN);一体化网络技术(UN);下一代新型网络(NGN);新型公众网(NPN);MPLSIPv6为主的下一代IP宽带网络技术;3G 4G下一代无线宽带网络。

可持续发展的网络(CUN1.可以支持现有和将来的所有业务2.具有巨大的可持续扩容的链路容量和节点容量,因而物理层一定是以WDM为基础,以OADMOXC为节点的光传输网。3.TCP-IP将成为主导的上层通信语言,但不完全排除其他通信协议,因而可同时支持现有电路交换网,ATM网,以太网和宽带IP网。 4.具有很高的网络和业务生存性。5.最终将是以IP为基础的无缝融合的网。




网络业务的数据化;网络的宽带化;网络的光纤化;网络的分组化;网络的IP化;
三网融合,信息的移动化。



宽带网络关键技术综述:
宽带接入网技术:新的业务需要,需要更宽的宽带,宽带接入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信网中ADSLHFC的推广使成本下降,通信质量提高;
IP技术在接入网和终端得到应用;

LMDS
无线宽带接入上的应用;
xDSL宽带接入具有可管理性与成本低等优点,WLAN具有安全,抗干扰,兼容性和漫游性等优点,无疑将成为宽带接入技术中的新宠。


     数据网技术

ATM
:宽带化,实时性,传输质量,传输格式和传输速率等多样性—ATM能满足。
            具备高度可扩展性,提供多速率传输信号和在异物理煤质中工作—ATM特性。

ATM
实验,提供永久虚电路(PVC)业务提高ATM交换机容量(百Gbit/s),提供交换虚电路(SVC--大容量ATM交换机为骨干节点,完善B-ISDN,实现综合运行维护功能与动态路由。     
ATM特点:面向连接,网络节点功能简单,信元长度小而固定;用户信息透明地穿过网络。
ATM(电信网)的优势:
1电信级Qos99.999%网络可用性;100%呼叫完成;0%呼叫中断;稳定的服务质量(回波,时延);网络升级不改变业务性能。

IP 保障IP业务上Qos要求,ITUIETF等发布了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RTCP)。IPv4提供的40亿地址已用了3/4IPv6 IP的长度由32bit扩展到了128bit,可用地址空间扩大到了3.410的八次方。

IP over Optical1 省了ATMSDH,减化了层次,减少网络设备,减少了功能重叠,简化了设备,减轻了网管复杂性,特别是配置;2WDM适用于汇集多业务,无须复杂的ATM汇集;3开销最低,传输效率最高;通过业务量工程设计,可以与IP的不对称业务量特性相匹配;4省了ATMSDH设备,简化了网管,又采用WDM,其成本可望降1-2个量级。

IPATM之争
ATM B-ISDN的传输方式,适用于综合业务;1面向连接;2呼叫建立时选路,同一呼叫的信元走同一路由;3数据包汇聚进VC/VP4 短信元使时延和时延变少;5 采用流量控制技术,业务质量有保障。

1
宽带保证;2 传输效率低(固定53字节,最高效率89%);3 可扩展的网络规模,有业务量工程设计; 4 全网成本高;5 运营成本高。
IP Internet协议,主要用于数据业务;1 无连接; 2 路由器为每一个IP分组选路,基于IP地址;3 连续的数据包可以走不同路由;4延时及变化大变长分组;5业务质量难保证。   

1 RSVP
2 传输效率高(变字节长度,最高效率99%3 大规模网的路由表太复杂; 4 全网成本低;5 运营成本低。




IP网挑战传统电信网:利用IP/ATM/SDH/WDM技术拓展带宽,改善服务质量。


提供价格低廉的电信业务;在长话和多媒体业务方面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重叠方式:LANECIOAMPOA
集成方式:IP SwitchingTag SwitchingMPLS
IP Over ATM
的优点:ATM是一个多业务传送平台;ATM的业务带宽可管理;对Best effort 业务可进行流量管理;支持计费;Qos保证;支持多种接口和适配协议;广泛用于骨干网;统一网络边缘。
IP Over ATM
的缺点:宽带管理Qos机制尚不成熟;PVC必须手工建立;故障链路倒切很慢,路由器重新选路需要2秒左右;方式不统一 MPLS MPOA TAG,IP Switching
MPLS标准尚待发布;ATMSNMP管理比SDHQ3弱;信元开销大。
IP Over ATM应用
最适合于提供多种业务的运营者;适用于网络边缘(多业务特性,避免长分组引起的 时延);数据VPN;改善网络结构(路由器之间的互连)。

MPLS 技术是由IPATM技术的融合而产生,继承了前者信令简单和后者交换引擎效率高的特点。能适用于高速,高效率传输的传输,可以在无连接的环境中引入连接,能规划与预测数据的流量和流向,提高网络利用率和保障用户服务质量。MPLS技术的标准化基本成熟。

传输网:传输网中以SDH为主,已出现很多新技术。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
         基于分组的多业务传输平台;
         基于WDM的多业务传输平台;
         自动交换传输网(ASTN);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分组交换技术:
     虚电路面向连接方式。
            呼叫期间路由固定;
            呼叫分成三个阶段:建立,传数据,拆线。
      数据报无连接方式。
            不建立连接;
             通信期间路由可变。
  优点:带宽可变,灵活;统计复用,资源利用率高;一个用户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通信(如发Email,通话,下载文件);
缺点:网络功能复杂;信息传输时延大;Qos难以保证。
时间:  2010-7-4 22:48
作者: huyf2     标题:


时间:  2010-7-4 23:25
作者: haodiangei

:) :)
时间:  2010-7-5 00:38
作者: francmasmon

:) :) :)
时间:  2010-7-6 19:22
作者: haodiangei

阅读笔记~~
时间:  2010-7-6 19:24
作者: haodiangei

第二章 宽带业务网与通信网络
内容:宽带业务网概念,相关技术,特点,及应用。宽带通信网。
什么是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常说的“一线通”,正式名称为“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专门为高速数据传输和高质量语音通信而设计。1972年开始使用ISDN,1980年,CCITT(国际电信联盟)定义:ISDN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成的通信网,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支持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多种电信业务。中国电信将其通俗地称为“一线通”。
ISDN常用术语:
B通道:ISDN的数据通道,提供64kbps带宽来传送语音或数据资料。
D通道:ISDN的控制信号通道,在ISDN网络端与用户端之间传输旁带信号。
基本速率接口(BRI):一个定义ISDN界面的标准,包括一个D通道及两个B通道,一般称为2B+D.
“一线通”128k的速率就是指2B的速率。
PPP(Point-Point Protocol)点对点通信协议:PPP是专为点对点连接设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PPP能够支持常用的网络协议。
基群速率接口(PRI):一个定义ISDN界面的标准,包括一个D通道及三十个B通道,一般称为30B+D。
V.42bis压缩协议:使用高速率的数据压缩演算法,将数据压缩的效能比提升到最高的4:1.
V.42错误控制协议:提供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Stac压缩协议:数据压缩协议确保高速PPP连接。
多链路PPP(MLPPP):绑定两个ISDN 64kbps B信道,提供一个128kps的连接通道。
按需分配带宽(BOD,Bandwith-On-Demand):根据网络需求自动增加或断开一个B信道,能自动侦测网络带宽的利用情况,当进行少量数据交换时,自动断开一个B通道,当用户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时,又能自动将第二个B通道连接上,提高效率。
呼叫碰撞:就是当两个B通道都被使用时,外来语音电话,它会自动释放一个
B通道来听来电。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使你既能享受128kbps的带宽,有能不影响你接听电话。
非话音业务如数据,传真,可视图文,电子信箱等数字信号,要求电信网直接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企业,公司和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分散化,需要利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建立多点之间的远程连接。电话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因此要发展ISDN。
ISDN的国际标准和实施技术已成熟:ISDN交换机,ISDN终端适配器,ISDN环境下使用的应用软件。
ISDN有利于专用网的互通:现有的专用网是使用数字专线及专用的交换机组成,而ISDN是以公共电话网为基础而发展的,具有ISDN功能的交换机及用户交换机比一般用户交换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强的业务能力。
ISDN的应用有利于数据通信的发展:ISDN属于广域网通信的范畴,可以提供数字链路将局域网互连。
时间:  2010-7-6 19:24
作者: haodiangei

宽带业务网相关技术:
ISDN协议模型大致分为四层。
端到端协议--(ISDN接入)---网络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物理层协议
第一层:物理层规定ISDN设备的电气机械特性。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完成物理连接的数据成帧/接帧及相应的纠错功能。为上层提供无精确的通信链路。
第三层: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数据交换,负责端到端的信息传输。
第四层:描述进程间的通信,但这部分一般不属ISDN规定之内。
ISDN功能设备定义及参考点
TE1:ISDN标准终端设备。
TE2:非标准ISDN终端设备。
NT1:网络终端1,标志本地线路的物理终端,具有用户传输线终端和用户网络接口的功能。
NT2:网络终端2,可以是PABX或局域网LAN。
LE:本地交换设备,完成用户本地线路内的设备间信息交换。
TA:终端适配器,完成非标准设备到ISDN速率匹配及协议转换。
R:位于非标准ISDN设备TE2和TA之间。
S:位于标准用户终端和NT2间。
T:位于NT1和NT2之间。
ISDN的特点:1 不同的业务可以通过相同的物理电路进行连接,增加新业务方便。
2        由于采用了公共信道信令(CCS),不同业务的呼叫建立互相独立,且快速方便,更有效的利用了链路资源;支持话音和非话音增值业务,如主角识别,呼叫转移,可视电话和会议电话等。
3        采用了统一的标准用户网络接口(UNI)。
ISDN协议栈:
基于OSI参考模型ISDN协议可以分为用户与网络间的协议和ISDN网络协议。
1 物理层 物理层协议是由ITU-T(BRI)和I.430(PRI)所规定的,其功能包括激活,保持,解除激活,进行比特流传输的物理连接,同时完成各数据通信的TDM等功能。
2 数据链路层 主要功能:1 侦的分割,同步和透明传输。2 同一D信道上多个数据链路的复用。3 保持接收帧的 顺序和发送顺序的一致性。4 为提供可靠通路进行必要的差错控制,以及实现流量控制。
基于D信道的链路访问规程(LAPD):数据链路层采用公共信道D进行心灵传输控制,称之为LAPD,与X.25中的LAPD和LAPF等均为HDLC协议的子集,提高D信道在网络和终端间传输第三层以上的控制管理信息,并可以在D信道上建立多条逻辑数据通路。
LAPD的帧结构以HDLC帧格式为基础,包括了始标志系列,地址字段,控制字段,信息字段,帧校验系列,结束标志系列等。
LAPD的帧类型分为:用于传输信息的信息帧;用于监视状态的监视帧;无顺序编号的无编号格式帧;用于连接管理的控制信息交换帧。
LAPD流量控制主要体现如下:1 面对连接的服务使用帧序号保障帧的顺序发送接收;
2 初始建立连接后的第一帧序号为“0”;3 发端的发送缓冲区里必须保留所有已发送的帧,直至全部信息的到了证实;4 收端在证实帧中用表示等待接收的帧,发端则和本地的信息比较以决定下一帧的序号;5 使用定时器,当已发帧在定时器计时满时未得到证实则重新发送该帧。

网络层的功能是利用底层的功能实现端到端的连接控制及对用户数据进行有效传输。
其中协议标识符表示消息的参考协议类型,例如I.451消息的协议标识符为00001000。呼叫参考值用于表示消息所控制的B信道上的呼叫,由发起呼叫的一方进行分配,并对特定呼叫相关的所有消息都附带该值。
消息类型(当消息类型超过一个8比特组,则第一个8比特组全为零)
呼叫建立类型:可以实现呼叫的建立,根据用户的请求建立B信道上的呼叫;根据用户请求在呼叫中补充上业务性能;通知主呼叫建立过程的进展状态。
例如: 000 00001 表示向被叫方振铃;
       000 00010 表示处于呼叫中;
       000 00011 表示呼叫过程;
       000 00101 表示呼叫请求;
       000 00111 表示呼叫建立成功;
       000 01101 表示请求证实;
       000 01111 表示连接成功证实。
呼叫状态类型:用于在呼叫进行中,实现呼叫临时挂起,或回复等义务。
例如: 001 00001 临时挂起拒绝;
       001 00100 恢复拒绝;
       000 00011 保持;
       001 00101 挂起请求;
       001 00110 恢复被挂起的呼叫;
   呼叫清除类型:包括呼叫结束时的各种消息。
例如: 010 00101 用户请求拆线;
       010 00110 请求重启;
       010 01110 重启证实;
       010 11010 释放成功;
其他:用于传递与补充业务的消息。
       011 00000 分段消息;
       011 00010 补充业务请求/证实;
       011 00100 注册;
       011 10101 状态查询;
       011 01110 与呼叫的通知消息;
       011 11011 辅助信息;
       011 11001 拥塞控制消息;
       011 11101 状态信息
时间:  2010-7-6 19:25
作者: haodiangei

宽带业务网的特点
1 综合的通信业务: 利用一条普通的电话线路,就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通过适配适当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实现会议电话功能。
2 高速的数据传输: ISD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即终端到终端之间的通道已完全数字化,所以噪声,串声及信号衰弱失真受距离与链路数增加的影响都非常小,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其数据处理传输压缩比可达四倍,比调制解调器在电话线上传输数据高出10倍。
3  信息安全:HFC共享型网络拓扑结构基于广播传输机制,在同一信道上每个用户都可以接收到该信道的数据包。宽带网络可以采用独享型网络结构和子网分离技术,将用户信息进行隔离,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
4 标准化的用户接口: ISDN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的关键在于使用标准化的用户接口。该接口有基本速率接口(BRI)和一次群速率接口(PRI)。现在使用的ISDN产品是采用基本速率接口,包括有两条64kbps的信息通路(B信道)和一条16kbps的信令通路(即2B+D);一次群接口有30条64kbps的信息通路和一条64kbps的信令通路(即30B+D)。标准化的接口能够保证终端间的互通。一个ISDN的基本速率用户接口最多可以连接8个终端,可以同时有两个终端上网或通讯,而且使用标准化的插座易于各种终端的接入。
适宜的费用:由于使用单一的网络来提供多种业务,ISDN大大地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低廉的费用向用户提供业务;同时用户不必要买和安装不同的设备和线路接入不同的网络,只需要一个接口就能得到各种业务,大大节省用户投资。

宽带业务网应用
B-ISDN在提供综合业务服务的基本思想和N-ISDN一致。
N-ISDN支持速率低于2.048Mbit/s,传输方式与媒质以PDH和双绞线为主;
B-ISDN支持速率高于1.5Mbit/s,传输方式与媒质以ATM,SDH和光纤光缆为主。

国内各城市的骨干网交换机均使用7号信令,为ISDN互联提供了技术支持。
ISDN的各种业务都是靠用户终端设备(CPE)实现。终端设备不仅要收发信息,而且要处理信息,特定的终端可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业务。
终端设备都是通过NT1上的两个S/T接口接入网络。NT1完成用户终端信号和线路信号的转换。NT1一般提供一个U接口插槽,两个S/T接口插槽,可以同时连接两台终端设备。U接口采用RJ11(4芯)插头,S/T采用RJ45(8芯)的插头。

PC卡类似于计算机连接局域网使用时的网卡,不同的是网卡一般直接连接到Hub,而ISDN网卡需要连接到NT1的S/T接口。通过ISDN网卡访问Internet和远程网络是最经济的方法。







接入ISDN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通过终端适配器(TA)进行,通过TA,目前电话网使用的普通电话机和传输机都可以方便地接入ISDN。TA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数据和语音同时进行传输,使用两个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如果用户需要使用电话或者有电话接入,TA会自动让出一个信道供通话使用,而不必中断数据传输过程。
   
ISDN电话终端就是数字话机,是实现普通的语音业务,和目前使用的传统话机相比,数字话机具有许多独特之处:1 液晶显示屏,通过它可以显示电话号码,通话。2 数字话机具有话音模数转换的能力,可以直接接入NT1的S/T接口。

目前常用的传真机是三类传真机,它并不是专为ISDN设计的,不能充分利用ISDN网络的传输能力。传真业务也是ISDN的一项重要业务。按照ISDN标准设计的传真机叫四类传真机,它的连接方式跟数字话机完全相同。
接入Internet:ISDN最普及和最经济的应用是访问Internet。以前采用普通电话线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速度是非常缓解和不稳定的。采用ISDN接入Internet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28kbps,而且相当稳定。

视频会议:ISDN会议电视设备大致可以分为小型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和一体化专用会议电视系统。小型桌面视频会议系统是在普通微型计算机上安装图像编解码卡,通信卡和相应的软件,使之成为视频会议终端。一体化专用会议电视系统是由专业会议电视设备厂家生产的专用的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一般包括电视机等显示设备,图像编解码设备,通信适配器等。

数据专线的高速备份:为了确保正常运转,对租用线路采取备份是极其必要的,在租用一条同样的数据专用线显然太浪费,而普通模拟电话线路传输速率太低,,传输质量不理想,很难满足业务运行的需要。采用ISDN线路作为备份,无论从费用的角度还是传输需要的角度来看都是最佳的。


NT1 +ISDN PC卡 +普通话机 :除能满足上网外,可以继续使用以前的普通的话机,如果话机的功能先进,仍可以实现ISDN数字话机的功能。
NT1+ISDN PC卡+ISDN数字话机:全部使用了ISDN设备,既能上网又能利用ISDN数字话机可实现许多ISDN的补充业务功能。
NT1+ISDN PC卡+同址增装ISDN线路:专门增装ISDN线路用来上网,原有的电话线不变,以后若需要使用ISDN电话功能,在购买相应的ISDN产品。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