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最低价中标是“貌似善举的恶行”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6-1-10 00:09
作者: Bill-G
标题: 最低价中标是“貌似善举的恶行”
作者:北师大教授钟伟
[最低价中标,本意似乎是好的,但却逐渐腐蚀了中国制造业追求品质、勇于创新和形成适当的行业集中度的土壤]
激励人性中贪婪的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高卖,另外一种是低买。如果有第三种,那么就是沉浸在不可思议的低买同时高卖的梦想中。
让我们观察身边比比皆是的例子。
例如炒股者,甚少有对公司业务和估值感兴趣的,绝大多数交易行为是指着在地板价买、在天空价卖,并且坚信只要敲击键盘,仅凭借智慧就足以致富。金融体系有许多功能,但看起来现代金融体系在嬗变中暴露了其致命的三个特点:一是逐渐脱离了实体经济,二是大幅浓缩了时间和空间,三是迅捷实现了财富的集中和转移。
例如文玩者,许多戏剧性的案件显示,一些人在地摊上花少量钱财低买,然后怀着侥幸之心,相信所谓鉴定专家天花乱坠的估值,更相信中介许诺的天价拍卖梦想,然后落入圈套中。一方明知自己地摊低买,另一方许诺天价高卖,两方都是远离了文化趣味的相互欺骗的低劣骗子。
例如在电商上淘宝贝,许多消费者对有品质保障的商品的基本价格,其实是有心理估量的,但面对低价诱惑,贪欲促其弱化甚至丧失了理性——一种通常黄豆不会比黄金贵、不会比黄土便宜的基本理性。以为电商、平台商可以零成本提供商品和服务,这几乎就是在尝试以黄土价购买黄金。结果如何?要么平台渐渐消亡,要么假冒伪劣充斥,最终商品和服务提供商、中介流通商和消费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的、可信的商业信用。有些平台商已存在多年,号称商户百万千万,却迄今没有任何商家脱颖而出,都是苦苦挣扎。
这些仅是乱象中企业和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从零团费旅游到零钱换豪宅不胜枚举,缺乏监管的过度竞争,也折射在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之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所谓最低价中标机制。我遇到不少企业家对此深恶痛绝、不少企业因此陷入困境。
例如,目前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招投标中,大量以最低价中标的方式进行,这种做法的初衷是为了防范腐b和利益输送。但在苛严问责和无序竞争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倾向于国有企业去投标,避免和外企私企往来,以免说不清道不明。最低价中标变成了楚河汉界壁垒森严的划界,不利于混合所有制,反而使得国有和非国有彼此隔阂。
例如,在通常最低价中标的竞争中,带来了良者退出和劣者胡来的困局。如果仅考虑价格,而不考虑投标者的信用、有质量保障的商品或服务的合理成本和利润,不考虑后续的履约和售后,那么最低价中标就足以导致市场秩序癌变。
一是招投标的异化,量身定制的招标、你来我往的陪标逐渐流行;二是最低价中标者在履约时花样百出,有的在履约中拖沓,突然停止,甚至占场不撤,要求追加预算;三是最缺乏底线的中标者可能公然提供难以达标的设备、商品或服务,当甲方表达不满时,中标方往往直截了当地回复说,如此低价,只能如此低质。
最低价中标迫使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罔顾契约精神,企业无法对研发创新产生任何兴趣,只能挣扎着活在当下。
例如,最低价中标还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基建和地产行业。最低价中标往往使承建商无利可图甚至赔本吆喝,承建商的应对手段往往是工程停建、恶意拖欠薪酬等。最低价中标往往从单纯的经济纠纷,发酵成社会问题。更为可怕的则是政府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的最低价中标,使许多药品一入采购目录,便宣告其“死亡”。
例如,最低价中标已惨烈地蔓延到海外,中资企业往往恶性竞争,却忽视了海外对中标者严厉的履约要求,忽视了企业的合理利益诉求,甚至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形象。我们近年来经常看到中资企业竞标成功却最终巨亏的例子。如果走出去意味着更多的海外工程陷入了最低价中标的泥潭,那么结局让人不寒而栗。
正常的价格,是对他人创新和劳动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对自身的尊重。畸形的价格折射出畸形的供求关系、法治环境和信用缺失。最低价中标,本意似乎是好的,但却逐渐腐蚀了中国制造业追求品质、勇于创新和形成适当的行业集中度的土壤,也使政府和国企以此作为名义合规的护身符,而不考虑实际履约的可能性和相应后果,使得在中国经济增速逐步下行、百业萎缩为特征的今日,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一个几乎以低价为唯一竞争尺度的社会,只有你死我活,没有你帮我扶。这种机制,究竟是善举还是恶行?
时间: 2016-1-10 09:19
作者: sun_gwtt
劣币驱逐良币,情况很多,但是中间的道道也很多 哈哈
时间: 2016-1-10 20:34
作者: wangweihit
说的好啊,低价中标,很多搅局的人
时间: 2016-1-10 22:15
作者: coffee198375
越低端的项目越是低价中标。。。。
时间: 2016-1-10 22:50
作者: 甘宁
唉 到最后发现做不下去了有什么意思呢
时间: 2016-1-11 09:02
作者: spzhzhg
好帖,在这个缺乏担当和平庸的年代,已经没有创新和战斗的活力了!多年后发现建设的网络原来是如此烂网!
时间: 2016-1-11 10:08
作者: daner
每一个阶段,每一个企业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不同,那他的参与就是搅局者、入围者、获利者......
时间: 2016-1-11 10:15
作者: wangjun19840729
抵价中标最后就是覆盖低质量,要是达到一定网络覆盖水平没投那么多钱能做到吗?以联通为例价格压得那么低,所以施工队偷工减料,故障一大堆,最后把盏言欢验收了,最后到运维一大堆问题,还是要出钱去整改,要是不整改就只能降低网络质量,同一个地方看看联通基站和移动基站高度做工就知道。
时间: 2016-1-11 10:49
作者: ttblyj
haotie
时间: 2016-1-11 11:51
作者: psleffort
深有感触~~甲方各种压价,但还要保证质量;乙方延续……到了丙方、丁方……稀饭都喝不上
时间: 2016-1-11 11:53
作者: psleffort
深有感触~~甲方各种压价,但还要保证质量;乙方延续……到了丙方、丁方……稀饭都喝不上
时间: 2016-1-11 12:36
作者: 梦回明明
低价中标,饿死同行,坑死业主
时间: 2016-1-11 13:52
作者: gzljp
低价很多时候就是低质
时间: 2016-1-11 13:59
作者: hbysuni
是时候制定制度约束了。
时间: 2016-1-11 14:09
作者: 来自太古
省出新花样,上次投了个小区共建共享的标,我觉得我们都报到快成本价了,我去,还有更低的,回来分析失败原因,怎么也合不出来人家那个价钱怎么弄得了,后来管局验收,我们去了一次,好吧,一切从简,真的很简,不该有的没有,该有的也没有,用料垃圾,箱子薄的根纸似得,井盖用力一压就碎,难道这就是业主想要的?
时间: 2016-1-11 15:32
作者: aqdxcc
通信的低价中标就是表面上节省工程成本,继而牺牲工程质量,然后成本几倍的分摊于维护之中。
时间: 2016-1-11 17:50
作者: qh6678
是个复杂的问题。。。
时间: 2016-1-11 18:22
作者: awd231

时间: 2016-1-11 18:45
作者: scnc001
都是为了生存,伪命题。谁不想站着舒舒服服把钱挣了呢
时间: 2016-1-11 18:46
作者: lovebugzhang
甘宁 发表于 2016-1-10 22:50 
唉 到最后发现做不下去了有什么意思呢
至少可以让你也做不下去。
时间: 2016-1-11 21:57
作者: 835141971
无论什么偏离了中国文化的根本“中”都是问题,上或下偏离的越多,都问题越大!!
时间: 2016-1-11 23:26
作者: blackwolf
某种程度上 的确如此
时间: 2016-1-12 08:04
作者: zhz6366
恶性循环,真正做事的人中不了标。
时间: 2016-1-12 08:44
作者: 甘宁
lovebugzhang 发表于 2016-1-11 18:46 
至少可以让你也做不下去。
狗咬狗
时间: 2016-1-12 09:42
作者: z274502581
最后大家同归于尽
时间: 2016-1-12 11:17
作者: gunshoper9528
低价中标这种规则就应该改变,否则必然劣币驱逐良币。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说领导逃避决策责任,如果不是最低价中标,那领导会被质疑中间有猫腻,干脆最低价中标省事
时间: 2016-1-12 15:40
作者: zxman
加速行业的洗牌吧,但这种方式太粗暴了,在行业没有形成一定的格局、领头羊没有做好洗牌准备时,就这样搞只能把大家都玩死
时间: 2016-1-12 17:08
作者: 福星
低价很多时候就是低质
时间: 2016-1-12 17:37
作者: Adechen
作为招标代理人,表示移动这边的制度还不错,操作的空间只能说较少吧,不是按价格定唯一
时间: 2016-1-13 04:39
作者: cdcecfg
牺牲工程质量
时间: 2016-1-18 11:42
作者: supeletian
很好操作呀,中标之后找关系之后再追加
很多这么操作的
时间: 2016-1-19 14:03
作者: 亮哥哥
但愿所有企业都理性地对待招投标
时间: 2016-1-22 15:16
作者: huangl23
有时候觉得低价并不可耻,只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竞争是这样的? 当出了低价中外,那些关系户呢?最后验收又是如何通过了呢?
时间: 2016-1-26 10:46
作者: tonyshocke
最低价中标,只能说业主不懂自己真正的需求,也是这个浮躁的大环境造就的
时间: 2016-2-14 08:23
作者: abcd678876
太坏了
时间: 2016-2-14 16:10
作者: lorenliu
现在很多标都是没有下限的打,当然资格前审或有提前做综合测试的会略好一些;
时间: 2016-2-14 16:12
作者: lorenliu
Adechen 发表于 2016-1-12 17:37 
作为招标代理人,表示移动这边的制度还不错,操作的空间只能说较少吧,不是按价格定唯一
CMCC的价格比重至少也有40%吧,很多都是60%;技术标的领先分数很多情况下挡不住杀低价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