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R13控制信道干扰抑制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6-9-22 13:48
作者: onanho
标题: R13控制信道干扰抑制
总结了些R13控制信道干扰抑制的会议进展,欢迎大家讨论~
1. 参考接收机结构• 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接收机适用性
| PDCCH/PCFICH/PHICH | EPDCCH |
Synchronous networks | Asynchronous networks | Synchronous networks | Asynchronous networks |
Type A receiver | LMMSE-IRC +
CRS-IC | FFS | LMMSE-IRC +
CRS-IC | LMMSE-IRC |
Type B receiver | E-LMMSE-IRC +
CRS-IC | NA | NA | NA |
• Type A CCIM功能是Type B CCIM接收机功能的先决条件。使用Type B CCIM接收机的UE应当支持Type A CCIM处理。
• 应为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特性引入UE功能信号发送。
– 选项1:
• Bit #1:Type A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接收机功能的支持
• Bit #2:同步网络中PDCCH/PCFICH/PHICH接收处理的Type B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接收机功能的支持
– 选项2:
• Bit #1:一般性的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功能的支持。依靠UE支持Type A/B处理,其需要通过不同测试例以确认性能。
• 功能信号发送方法
– 选项1
• 每个UE功能信号发送。基于UE支持至少1个CC的特性的前提下提供信号发送。UE不提供其支持的CC的信息。
– 选项2
• 每个CC功能信号发送。细节待讨论。
• UE功能的结论将在RAN4 #79中作出。
o E-LMMSE-IRC接收机结构(Type B)的联合处理RE数目的设定
§ 碰撞CRS:符号#0和#1, #2都使用2个RE,基于UE在这些符号上具有PDCCH/PHICH干扰存在信息的设定
§ 非碰撞CRS:符号#0使用1个RE,符号#1和#2使用2个RE,基于UE在这些符号上具有PDCCH/PHICH干扰存在信息的设定
• 与基线接收机相比,参考CCIM接收机需要更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功率损耗。
• 通过在工作持续周期内使用CCIM接收机,UE功率损耗可能会增加
– 这与DRX节省UE功率的初衷相违背。
• 提议
– 当使用DRX以节省功率时,UE使用CCIM功能,
• 允许CCIM接收机在工作持续周期内回退为MRC接收机。
2. 干扰模型· LMMSE-IRC测试中,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的控制区域持续周期
o 选项1:CFIS = 1, CFII = 1
o 选项3:CFIS = 3, CFII = 3
· PDCCH/PHICH干扰存在和功率建模颗粒度
o 每个CCE级别
· PDCCH/PHICH部分加载的干扰模型
o 在一个子帧基准上保证50%的干扰加载
· 干扰功率模型
o 基于干噪比得出干扰CRS发送天线功率
o 干扰PCFICH发送天线功率等于CRS功率
o 干扰PDCCH/PHICH发送天线功率
o 干扰PDCCH/PHICH功率增强为对数域-6dB到6dB 范围内的均匀分布
o 使用干扰PDCCH/PHICH功率标准化
· PDCCH/PHICH干扰功率标准化的算法
o 选项1:采用单独的功率标准化因子 [-1.3] dB
o 选项2:修改功率分布范围以确保标准化平均功率级别
o 注意:严格说来这些选项相同,问题是如何在TS中捕获它们
• PDCCH/PHICH干扰存在和功率增强建模
– 基于CFI和PHICH配置的干扰小区的可用CCE,不包括PCFICH,记为CCE_0, CCE_1, …, CCE_N-1
– 使用给定的部分加载率X%,得到空CCE的数目:M
• 随机选择M个CCE在零功率下传输
• 为每个剩余的CCE决定和使用PA值:
– 步骤1:从PA集合[-6, 6] dB 中随机和均匀地选择PA值
– 步骤2:为这些剩余的CCE应用PA值
– 步骤3:应用功率标准化
· 通过多干扰建模参数:
o 干扰功率剖面
§ 基线:High INR (I1/Noc = 13.91 dB, I2/Noc = 3.34 dB)
§ 如果确定了问题,那么不包括其他选项
o 服务PDCCH的聚合CCE级别
§ 碰撞CRS测试例:[2]
§ 非碰撞CRS测试例:[4]
o 同步网络中PDCCH/PCFICH/PHICH干扰移除接收机的干扰模型
§ PDCCH/PHICH干扰结构
· 基于SFBC预编码的随机QPSK调制符号
§ PDSCH干扰模型
· CFIS ≤ CFII:对通过100%加载OCNG的PDSCH进行仿真
· CFIS > CFII:使用每个PRB 50%加载级别模型。重新使用Rel-11 Type A接收机(TM4)干扰模型参数(RI,调制,预编码)
§ 时间和频率偏移模型:重新使用Rel-12 NAICS性能增益测试例的设定(例如干扰小区#1 – 2us, 200Hz, 干扰小区#2 – 3us, 300Hz)
§ 同时考虑碰撞和非碰撞CRS场景
o 同步网络中EPDCCH干扰移除接收机的干扰模型
§ 干扰模型1
· 无PDSCH存在
§ 干扰模型2
· 重新使用Rel-11 Type A接收机需求(测试例8.3.1.1A)中的PDSCH干扰参数。传输秩1, 2的出现概率为80%和20%。
§ PDSCH干扰模型
· 使用部分加载模型
o 选项1:每个TTI级别部分加载模型(例如使用/不使用干扰模型)
o 选项2:每个PRB模型
o 加载模型待讨论 (例如50%)
§ 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的控制区域持续周期
· 修订前面的共识,与已存在的EPDCCH FRC对齐
· Distributed EPDCCH: CFI=2, EPDCCH起始符号由CFI得出
· Localized EPDCCH: EPDCCH起始符号为2,CFI = 1,EPDCCH起始符号由RRC配置
· 对齐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的控制区域和EPDCCH起始符号
§ 只考虑非碰撞CRS场景
3. CRS辅助信息· 达成如下CRS辅助信息的共识:
o 重新使用Rel-13 CRS-IM WI关于CRS辅助信息适用性的共识。可为PCell和SCell提供Rel-13 CC-IM可用UE的CRS辅助信息,并可用于所有无任何限制的子帧。
o 期望为LMMSE-IRC + CRS-IC, E-LMMSE-IRC + CRS-IC和E-LMMSE-IRC Type 2接收机提供CRS辅助信息 (例如2 RE处理)
o 是否为E-LMMSE-IRC Type 1接收机提供CRS辅助信息待讨论(用1RE处理)
· CRS辅助信息发送的细节已完成
o 期望为同步网络场景下所有候选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接收机结构提供CRS辅助信息。
o 通过用于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的CRS辅助信息发送的RAN2 WG LS,建议对Rel-13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和Rel-13 CRS-IM特性使用相同的CRS辅助信号发送。
4. 场景· 网络同步设定
– 选项1:只有同步网络
– 选项2:优先考虑同步网络,其次考虑异步网络
– 选项3:同步和异步网络具有同等的优先级
· 干扰功率剖面
– Rel-12 NAICS WI,场景1, Low SINR, 40% RU
– 选项1:High INR (I1/Noc = 13.91 dB, I2/Noc = 3.34 dB)
– 选项2:Medium INR (I1/Noc = 7.77 dB, I2/Noc = 2.29 dB)
· 干扰CRS模式
– 碰撞CRS小区ID模式:小区ID 0/6/1 (S/I1/I2)
– 非碰撞CRS小区ID模式:小区ID 0/1/6 (S/I1/I2)
– 如果确定技术议题,可能进一步重访
· eNB端和# CRS AP的发送天线数目
– 低相关2x2天线配置,2 CRS APs
· 信道模型
– 选项1:EPA5
– 选项2:EVA70
– 选项3:ETU70
· 同意为单载波测试例引入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性能需求
· 引入新的EPDCCH测试例
o 同步网络满PDSCH加载和碰撞CRS配置以判定LMMSE-IRC的执行
o 只有TDD
o 需在RAN4 #79中确认
· EPDCCH测试例参数
o EPDCCH测试例#1 (同步网络,无PDSCH干扰,非碰撞CRS)
§ 使用FRC #1 (AL 2, Localized EPDCCH)
o EPDCCH测试例#3 (同步网络,PDSCH干扰,碰撞CRS)
§ 使用FRC #2 (AL 4, Distributed EPDCCH)
5. 仿真测试· 至少为下面的场景定义下行控制信道干扰移除解调测试例
| | | | | |
| | | | | Enhanced PDCCH/PCFICH receiver performance gains verification |
| |
| | |
| |
| | | | | Enhanced PHICH receiver performance gains verifica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例设置见如下文稿:
R4-162759 WF on DL Control Channel IM UE demodulation test cases
TDD仿真结果总结在如下文稿中:
R4-163032 (new) DL Control Channel IM simulation alignment results summary (TDD)
通信人家园 (https://test.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