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将

注册:2024-8-288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0-8 16:33: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6G AI 使能空口(AI?)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关键方向,但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场景适应性差、实时推理效率低、系统被动适应环境、导频开销过高等核心痛点,严重制约通信质量与资源效率。5G与6G公众号(ID:angmobile)注意到北邮张建华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迈向6G AI空口的四个步骤:无线环境信息感知、特征、语义和知识”提出 “无线环境信息辅助的6G AI使能空口(WEI-6G AI?)” 框架及WEI四步演进体系,系统性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解决了6G AI?场景适应性差的问题。


传统AI空口模型依赖离线场景特定数据训练,学习“信道 - 信道”映射关系,一旦场景变化(如从室内办公切换到城市宏站),模型泛化能力骤降,需重新训练。


文章提出的 WEI-6G AI? 框架(如下图),通过 “环境感知数据获取”模块,利用多模态传感技术(GPS、激光雷达点云、RGB / 深度图像)构建3D环境模型——静态物体(建筑、植被)由无人机预存,动态物体(行人、车辆)实时检测。AI模型不再隐式学习环境,5G与6G公众号注意到而是直接学习“环境 - 信道”映射,新场景下仅需输入新环境传感数据,即可获取信道衰落状态,大幅提升模型可移植性。




其次,解决了6G AI?实时推理效率低的问题。


传统传感数据量巨大(如7.20×6.07×2.56m?空间的激光点云含68848个点),直接输入深度学习模型会导致计算复杂度指数级上升,无法满足10ms内的实时推理要求。


文章通过WEI四步演进(S1原始传感数据→S2环境特征→S3环境语义→S4环境知识)实现数据降维:S1数据冗余(499×402像素+ 3坐标),S4则将信息量化为3个电磁传播参数(反射、绕射、遮挡贡献),数据量缩减超99%。




仿真显示,S4的模型推理时间仅2.2ms,远低于10ms阈值,且5G与6G公众号注意到计算复杂度降低(CNN层数从S1的5层减至2层),彻底解决实时性瓶颈。


再者,解决了6G AI?系统被动适应环境的问题。


传统通信系统仅能被动根据已检测的信道变化调整参数,无法提前优化。WEI-6G AI?框架通过WEI预测信道全维度参数(大尺度路径损耗PL、小尺度多径功率/时延、任务导向波束索引等),5G与6G公众号注意到其AI模型主动设计信号处理方案——例如根据WEI预测的PL值优化功率控制,根据多径参数调整编码调制方式,实现“主动行动(proactive action)”,而非被动响应,显著提升传输有效性与可靠性。


最后,解决了6G AI?导频开销过高的问题。


传统信道训练需大量导频传输、反馈或波束扫描,占用宝贵通信资源。而WEI可直接预测与环境强相关的信道参数(如LoS遮挡状态),跳过冗余导频流程;对难与环境关联的参数,WEI也能降低剩余信道不确定性,减少导频用量。根据文章提供的仿真验证结果,5G与6G公众号注意到WEI可减少25%导频开销,且S4环境知识在低导频比下性能优于S2特征,兼顾资源效率与预测精度。


综上,文章通过WEI-6G AI?框架与WEI四步演进,从场景适配、实时性、主动性、资源开销四维度,系统性解决6G AI使能空口的核心挑战,为6G空口的高效设计提供了可行方案。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8 22:39 , Processed in 0.08901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