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四级军士长

注册:2007-10-29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2-5 20:01: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句话说,初创公司只做两件事:拥有“产品”,把“产品”卖出去。

在“卖产品”阶段,AI+销售、AI+SDR已经成为了“香饽饽”赛道——例如11x,其“数字员工”Alice能够自动搜集客户List,然后通过电子邮件、LinkedIn消息挖掘潜在客户。据悉,11x的ARR已达到1000万美元,刚刚完成a16z领投的5000万美元B轮融资。另一家销售线索挖掘工具Clay,则整合了超过 75 家数据丰富的提供商,并结合Agent对网页信息进行爬取、判断比对、总结处理。目前,Clay的估值高达5亿美元,由红杉连投两轮。

在“造产品”阶段,AI同样被寄予“降本增效”的厚望。

一方面,研发支出金额庞大。英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研发支出达到710亿英镑,其中500亿英镑来自商业领域;在美国,这一数字约为8860亿美元,其中6900亿美元来自企业投资。

另一方面,庞大的研发支出必不可少。2023年,麦肯锡报告指出,预计未来5年内,包括汽车、电信、消费品等大型行业将有1/3的销售额(总值约30万亿美元)归功于新产品。



《哈佛商业评论》曾指出:如果一家公司将70%的资源用于核心项目创新,将20%用于邻近创新,将10%用于颠覆性创新,就能跑赢同行。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技术公司应该在后两类创新上增加投资。

那么,AI将在产品研发中起到何种作用?近日,FT发布了一篇研究《AI and the R&D revolution》,探讨AI如何在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大显身手。在不影响其原意的前提下,适道对文章进行了编译和适度改写。

1 何为创新?AI如何参与创新?

所有企业的本质都是技术公司

创新的核心在于思维方式。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教授Sean Ammirati表示,在研发部门营造一种创业文化有助于推动创新,大企业亦然。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团队更有可能提出颠覆性,而非渐进式的产品开发方案。

他本人曾创立过多家机器学习初创公司,并认为许多企业未能在“邻近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上投入足够的资源。而在技术普及的当下,每一家企业在规划研发预算时都应将自己视为一家技术公司。

明确你的目标和目标客户

如果你是一家门窗制造商,请问你的目标客户是谁?

在爱荷华州,一家名为Pella的门窗制造商没有将房屋业主视为主要用户,而是将目光瞄准了门窗安装人员。他们开发了一种能够在室内安装的窗户产品,减少施工人员在高层建筑作业的风险。

目标对于研发流程同样重要,包括明确你的目标到底是——降低材料成本、工程成本,或是加快上市时间,还是三者兼有。牢记目标有助于设定KPI来评估流程。



可获取的数据越多,越容易把握客户需求

客户需求始终是产品开发的灵感来源。

打个比方,淘宝运营人员能够清晰地掌握——每天晚上九点半,25—30岁女性喜欢搜索的商品品类;然而,淘宝卖家却无法获取这些数据。

相较之下,品牌独立站(Brands hosting their own websites)的主要价值出现了,体现在其能保留并解读客户数据。这种即时洞察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扩展产品线。

例如,内衣品牌Lively发现许多女性在搜索无肩带文胸,随即将其加入产品线;Tommy John观察到女性喜欢买男士内衣,随后推出适合女性的“贴身短裤”、T恤和裤装。

在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尤其在部署AI系统时,其本质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模型。一旦数据输入不够严谨,就会导致后续问题不断。

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能够为“单一用户群”量身定制。例如,Rihanna创立的Fenty Beauty借助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根据客户肤色提供相应的化妆品。耐克的 “Nike By You” 服务则允许客户从多种风格、颜色和设计中自由搭配,设计专属于自己的运动鞋。

“共创产品”超越了个性化服务的范畴。在这一过程中,客户不仅能够根据预设的选项提出修改意见,还可以直接告诉企业自己真正的需求,就像宜家做的那样。

在一场由网络营销服务商Bloomreach主办的AI峰会上,英伟达副总裁兼零售与快消品 AI 业务总经理Azita Martin指出,对于许多公司而言,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快速满足高度个性化的订单需求——本质是为“单一用户市场”服务。从准确的需求预测,到提升分发中心效率,再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AI都可以赋予零售商极大的灵活性。

2 从构想到现实,AI如何驱动产品研发?

即便拿不到数据,你仍然可以独立构思产品创意。

然而,如果借助AI,你可以从一个创意,甚至一个模糊的概念出发进行头脑风暴,完善产品构思;进行市场调研,看看是否有类似产品存在;分析竞争对手,获得实现差异化的建议。

AI还可以为产品提供多种版本和改进方案,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有些可能是人类设计师未曾想过的细分领域。

当产品概念逐步完善后,AI能够协助制定市场测试策略,加速产品设计与测试流程,提供材料和采购,制造工艺方面的建议。这对于初创企业,以及小型企业特别有帮助。例如,滑雪手套装饰套制造商Skittenz的创始人通过AI探索适合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并将其创意产品推向市场。

以下是研发中常用的工具:

1、市场调研:数字化分发的市场调查工具(如SurveyMonkey、Google Forms和Typeform)拥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和增强分析功能。

2、产品设计:用于工程、建筑和制造领域的CAD-CAM软件(如Autodesk、Siemens和Trimble)正在引入AI功能。生成式设计技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依据不同参数(如材料经济性或结构强度)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只需工程师设定基本要求和约束条件(如制造工艺、承载能力和灵活性),系统就能提供多种设计变体,其中一些或具独创性。通过AI与上述工具的结合,研发团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推动创新发展。

3、数字化原型:纯数字原型设计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企业可以借助云计算支持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更多的数字化实验。同时,云计算意味着企业不再需要花大钱买内部服务器。该技术带来了真正的重大创新——提供了民主化的技术,小创业团队也能使用。

4、模拟测试:从市场策略到产品性能

模拟技术广泛用于测试营销策略(如A/B测试),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客户沟通方式。同时,它还可用于产品开发,测试材料与设计的不同变体。例如,Ansys、Matlab等工程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创建虚拟对象,并在各种环境中测试其性能,包括流体和热动力学表现。这类软件的价值在于,即便没有物理原型也能进行测试。

市场接受度分析也是模拟测试的一个重要用途。与市场营销策略测试不同,它关注产品的可行性。例如,对比产品定价和性能,评估不同经济环境、竞争对手的影响。虽然模拟对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但云计算可提供支持。

5、3D打印:降低生产门槛

当模拟和测试成功后,企业可以利用3D打印推进产品开发,无需立即投资生产实际产品。过去,原型设计需要从图纸到粘土建模,进行多个步骤;如今,数字化降低了生产门槛。

生成式AI与3D打印的结合将进一步提升设计的灵活性。例如,设计者可以要求AI生成多种改进版本。博世开发的AI支持3D打印技术甚至可以实时调整材料输入、温度和压力,使原型质量与最终产品相媲美。该技术支持小批量生产,降低了大规模设施投资的风险。此外,博世的陶瓷3D打印技术还能准确模拟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发生的不同收缩现象,确保高精度制造。

6、数字孪生:从理论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数字孪生能够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动态更新,提出改进建议。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供应链、发电厂等设施的管理,有助于预测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表现。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预测,2030年,数字孪生将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市场规模达到264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将占约三分之一。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安永(EY)强调“工业元宇宙”是数字孪生技术的下一个阶段。“工业元宇宙”包含对机器、工厂、城市等高度复杂系统的映射和模拟,为现实世界中的难题提供最优解,推动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7、协作软件:推动团队创新

基础工具如Slack可以支持团队讨论;更专业的创新管理软件(如Miro、Braineet和Ideanote)则能帮助企业记录想法与数据。这些工具虽然不能直接生成概念,但可以通过知识记录和分享,帮助团队更快地汲取失败经验并改进产品。

创新的关键不在于成功,而是能够快速失败,在实验中学习。企业保留失败实验的记录,同样能避免不必要的逆转决策,并确保数据准确性。此外,AI还可以帮助企业排查自身是否涉及侵权、违规。

8、未来展望:AI+量子计算

未来,量子计算有望在材料和药物研发中大显身手,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优化现有材料。量子传感器也开始落地商业化应用,比如跟踪脑电波,或通过重力传感器分析地层结构。电池研究人员也已使用量子传感器分析微电流,提升生产效率。

尽管量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敏感性高、能耗大和技术复杂性,但在未来2—5年内,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其商业潜力将被逐步释放。通过AI和量子技术的融合,研发将迎来全新突破,推动创新的速度、深度达到新境界。

结语

今年7月,麦肯锡指出,分析式AI和生成式AI有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其中包括:市场契合度提高至多50%,产品性能将改善15%—60%,工作效率提高至多50%,产品上市时间则缩短至多40%。

不难看出,产品研发的未来将是“人类与AI协作”。为避免AI的“幻觉”干扰,一条正确的思路是:将AI视为联合创始人,或是Human plus AI。AI更像是你的头脑风暴伙伴,而非帮助你完成所有工作的“克隆人”。

想要赢得未来,企业必须迎接AI革命。毕竟,我们已经处于“技术拐点”,而当年拒绝互联网的企业,如今大多已经烟消云散了。


来源:36k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3 20:19 , Processed in 0.1744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