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48
- 分贝
- 0
- 家园分
- 222
- 在线时间:
- 5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2-11-19
- 帖子:
- 12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7-5-7
- UID:
- 159386
注册:2007-5-7
|
公共传输信道的建立过程:
1:RNC侧的NBAP发送公共传输信道建立消息(例如PRACH)到NodeB端的NBAP。
2:NodeB端的NBAP收到建立消息后,先配置ALCAP,消息中带有传输链路数以及建立传输信道所在的BBP单板号。
3:ALCAP收到配置消息后,分配一个实例,即wLinkId,返回给NodeB端的NBAP协议实现层。
4:NodeB端的NBAP协议实现层将wLinkId等参数配置给FP协议层(某一块BBP单板)。
5:FP协议层配置成功后,返回成功响应到NBAP协议实现层。
6:NodeB端的NBAP协议实现层返回公共传输信道成功响应的NBAP消息到RNC端的NBAP协议层。消息中带有BindingId,并且BindingId = wLinkId。
7:RNC侧的NBAP协议实现层收到信道建立成功的NBAP消息后,RNC的NBAP要求RUB板创建公共传输信道的用户面实例, 创建成功后通过ALCAP协议
向RAB2获取CID资源, 获取成功后向ALCAP发送建链请求消息(ERQ),消息中带有BindingId和CID。
8:RNC端的ALCAP向NodeB端的ALCAP发送建链请求消息,包含RNC端的ALCAP分配传输信道承载AAL2的VPI、VCI、CID。消息中还将带有BindingId,由
于BindingId = wLinkId,所以NodeB端的ALCAP收到此BindingId即认为是wLinkId。
9:NodeB端的ALCAP收到对端发送的建链请求后,向ATM发起此AAL2的建立请求,消息中带有VPI、VCI、CID、wLinkId、BBP单板号。
10:ATM返回成功响应给ALCAP。
11:NodeB端的ALCAP向RNC端的ALCAP返回建链成功响应消息(ECF)。
12:RNC端的ALCAP向RNC的ATM配置此AAL2的参数信息, 即ALCAP通知NBAP对端配置成功,NBAP 发初公共传输信道初始化命令给RUB,把对应的AAL2
CID的DSP和信道号通知给已经创建的用户面实例 。
13:RNC的ATM向ALCAP返回成功响应消息。
14:RNC的ALCAP向NBAP协议层返回建链成功响应消息。
15:RNC的NBAP协议层通知AAL2建立成功消息,至此AAL2建立成功,可以传输具体的数据业务。
这里为什么还要向AAL2发送建立成功通知呢?
16:RNC的FP发起信道同步业务,首先发送到RNC的ATM。
17:RNC的ATM传输将此业务数据发送到NodeB端的ATM,消息以VPI、VCI、CID区分。
18:NodeB端的ATM收到数据后,解析出此VPI、VCI、CID对应的wLinkId、BBP单板号,并将此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BBP单板上,消息中带有wLinkId。
19:FP收到此同步请求后,返回同步成功的回应消息到ATM,消息中带有wLinkId。
这里的同步是不是指时间上的同步信息呢?
20:NodeB端的ATM收到数据后,解析出此wLinkId对应的VPI、VCI、CID,并将此业务数据发送到对端的ATM。
21:RNC端的ATM收到此数据后向FP协议层传送。
22:RNC的FP协议层通知NBAP协议层同步成功
|
|